第四七九章 兖州之议

“无论我们愿意也好,不愿意也罢,若无意外,袁家军南北对攻,入侵兖州的日子,不会太远。

“诸位请看,只要袁绍攻下兖州,青州的臧洪作为袁氏门生,必定低头归顺!陶谦名士做派、后继无人,徐州就是强者嘴边的肥肉,自可一举吞下!

“那时,雄踞五州的袁本初,将稳稳打下帝王之基!”

荀彧的话,令室内的气氛一时凝重。

曹操环视了麾下一圈,道:“请文若继续!”

“是,主公!”荀彧拱手继续道:“对袁绍来说,我们是他必须搬开的一块绊脚石;反之,对我方来说,是否能够突出袁氏之围,不只关系到发展,更事关我方的生存!

“所以,不管我们愿意不愿意,不管主公与袁本初的私交好不好,袁绍势力都是我们的生死之敌,不是彼死,就是我活!

“故此,我建议,应邀赴会!因为放眼天下,比这几家更适合成为盟友的屈指可数。

“理由有三:不接壤、有实力、没威胁!”

戏忠道:“文若大才,九个字道尽我方对盟友的要求:相互接壤,即意味着现实的冲突,即使结盟,也是同床异梦;诸侯争霸,没实力者,要之何用?相隔遥远,任何一方的实力,都略逊于我方,对我方没什么威胁,正适合为友!”

曹操点了点头,看向荀攸、程昱道:“两位觉得呢?”

荀攸眉头微蹙:“只是主公赴长沙,安全问题……”

曹操朗声笑道:“孙文台此人,我还是了解,他不屑于耍此等卑劣手段。何况,赴长沙前,公达大可与对方签下系统公证的安全保障协议,不就万无一失了!仲德以为呢?”

程昱长揖道:“主公英明!”

曹操将手中的酒樽重重往几案一放,长身而起,朗声道:“有诸位相助,何愁大事不成?就请公达为我打前站,我坚信,长沙绝非龙潭虎穴!至于盟约该如何签订,就请志才、文若、仲德多多费心了!”

“是,主公!”四大谋士齐声应诺!

曹操的实力虽然不如袁绍,但也相当不俗。

依靠人才济济的文臣武将,他完全控制了兖州,成为名副其实的一级诸侯。

更重要的是,此时的曹操势力,领地内部,无论是黄巾余孽、还是野外土匪,虽然尚未完全剿灭干净,但对其统治已构不成多大的威胁。

领地四周,兖州的南北两个方向,是袁绍的豫州、冀州。

曹、袁两人自小一起偷过鸡、摸过狗、看过寡妇洗澡、玩过青楼头牌……,总之吧,感情甚笃!袁绍无论是出身、长相、以及如今的地盘,都胜过曹操一筹,所以一直拿曹操当小弟,并不视为威胁。

兖州的东面,徐州的陶谦、青州的臧洪,都是文官出身、名士做派,按诸葛村夫的话说,叫做笔下虽有千言,胸中实无一策!

虽然他们一向不怎么看得起宦官出身的曹操,但无论如何,也不敢惹自黄巾起义以来,一直驰骋疆场的曹孟德。

西面的司隶,董卓新丧,处于权力真空。

可以说,此时的兖州,可谓内部稳定、外无强敌。

这一日,曹操正在书房与手下谋士戏忠、荀彧、程昱商讨,是否要趁董卓新丧、势力分崩离析之际占点便宜时,一直负责谍报系统的荀攸,手持一封书帛,自外面匆匆而来。

“主公,这是长沙孙坚发来的函件。”荀攸微微一礼,将书帛呈上。

曹操接过书帛,环视左右,朗声笑道:“呵呵,看来江东猛虎还记得我,不错,不错!”

言罢,展开书帛,花了不到一分钟看完。

“都看看吧。”曹操随手将书帛递给戏忠,向依然站着的荀攸笑道:“公达何须拘礼?快快请坐!”

一向严肃的程昱,此时却来了句冷幽默:“公达拘礼,非为主公,只为叔叔尚未俯允。”侄子荀攸的年龄比族叔荀彧还大六岁,颇具喜感,所以才有程昱的玩笑。

曹操凑趣道:“哦,那还是文若发句话吧,总不好让公达一直站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