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水下微生物

荒漠树人 山顶道人 2751 字 2024-04-20

“到底是什么东西?”

郑文楼把手电筒关掉,只见黑暗中,紫蓝色的微弱光芒在水里时不时闪烁一下,仿佛一只俏皮的小精灵,让他看得很是惊奇。

既不是昆虫也不是鱼类,大概五分之一毫米的大小,一个点,仅仅只是一个点而已,普通人的肉眼难以看到,如果不是郑文楼视力出色,这样微弱的光点会让人下意识忽略掉。

“是微生物吗?”郑文楼小心翼翼的用手把“光点”从水里捧了出来,随后他瞪大眼睛才看清楚对方的长相。

这是一只个头非常小的水下微生物,身体通彻透明,无头无尾呈卵圆形,当它离开水面后也没见到有什么过激的挣扎反应,就这么静静的呆在郑文楼手中,软软的如绸缎,仔细观察,微生物底端还长有细细的毛须,有点像触角,在快要流干的水渍中轻轻滑动,很像海洋中的水母,却又不是。

此刻,微生物晶莹透亮的身体里有着一丁点紫蓝色的光芒在微微闪烁,正是这个特殊的地方才把郑文楼吸引过来。

一种会发光的微生物!

郑文楼仿佛捡到宝一样仔细打量。

在这完全看不到太阳的地方,他也曾考虑过用什么法子来代替光源。

柴火照明是最后的手段,如果能培育一批可以发光的物种是最好的解决方案了。

据他所知,自然界中就有很多动植物具备夜间发光的能力。

比如萤火虫、萤鸟、水母、蘑菇等等,其中发光植物最为常见,像鳞皮扇菇和灯笼蘑菇就是具有很强发光能力的菌类植物。

全世界单单发光菌类植物就多达70余种,要是把范围扩大一点就更多了,某些苔藓、木耳、芦荟也一样具备夜间发光能力,可以说,会发光的植物种类多不胜数,但也会因为地区差异而丧失这项特殊的能力。

最为知名的就是生物荧光海湾了。

被称为荧光海湾的地方全世界只有八处,其中国内就有两处,那是由一种学名为鞭毛藻的单细胞微生物大量汇聚所形成的一种神奇现象。

它们会象萤火虫一样释放出生物光,照亮海湾,艳丽惊人,给人展现一幅只有在电影动漫中才能见到的惊艳画面,每当它们出现的时候就会引来大量游客前来拍摄、围观。

鞭毛藻属于夜光虫藻中的一种,十分常见,但大规模汇聚就实属罕见了。

当初郑文楼家道还没有破败的时候,曾跟随狐朋狗友们去旅游见识过一次,眼前的微生物不得不让他往这方面联想。

………

………

这是鞭毛藻吗?

这里也会有鞭毛藻吗?

虽然鞭毛藻也会生活在淡水区域,不过郑文楼不敢肯定,因为他也没亲眼见过鞭毛藻的长相,那玩意太小了,普通人不拿放大镜根本看不清楚,不过可以肯定是,眼前的也是一种会自行发光的微生物!而且不像大部分发光动植物一样需要进行光合作用!

这种微生物有没有被生物界发现过,郑文楼不得而知,但能解决他现在所面临的最大难题,光源。

收集培育一番,能让整座地下空间从此摆脱黑暗的困扰。

按理来说,微生物也需要进食,植物都能吸收绿血,没道理微生物吸收不了,再不济也能用小彤的生命绿光造一个大灯泡出来。

惊喜来得太突然,以至于郑文楼显得有些激动,他目光频频向四周搜寻过去,企图找到第二个光点。

既然出现一个,不可能独唱绝响吧?

果不其然,他很快就发现了第二、第三、第四个光点的踪迹。

光点分布距离相当远,而且都是处于水位比较深且又不引人注意的地方,再加上它们散发的生物光很微弱,导致很难发现它们的存在,普通人肉眼几乎看不到,仿佛是一只只在水底下玩躲猫猫的小精灵。

随着郑文楼的仔细搜索,甚至亲自下到水底寻找,他发现最底层暗河里的发光微生物数量更是多得惊人,几十上百,一只只静静悬浮在七八米深的河床上。

“难道是刚才招财猫和玻璃鱼的大战,混乱的激流把它们从水底冲了出来?”

郑文楼面带疑惑,这个说法非常有可能,因为他目前发现的光点大部分都是在隐藏在很深的水底下,如果不是先前的大战导致暗河混乱,可能他就要错过这种能提供光源的水下微生物了。

数量虽然不多,光芒也不强烈,但有他和小彤在,完全能在地下空间里复制“荧光海湾”的景象。

“这趟来得不错,建城的几个难题都基本得到解决了,剩下就是把成果扩大,打造真正属于小彤的童话世界。”

郑文楼心情非常不错,他把找到的微生物都集中装进一个瓶子里。

当光点数量多起来的时候,一抹紫蓝色的荧光在黑暗中显得异常耀眼,如梦似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