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天魁在温都拉失利,已经撤回宁古塔。卜奎如今只有六七百人防守。鞑靼人围困卜奎一个月,把一万流人尽数放走了。”
“流人如今去了何处?”
“四处逃窜,不知所踪。”
“传旨下去,叫卜奎和各地缉拿逃犯,不得有误。”
“臣遵旨。”
“还有何人要奏?”
天佑四下看了一圈儿。此时,他对早朝已经感到索然无味,只想尽早散朝。
“皇上,臣有本要奏。”
工部吴尚书出班。
“说吧。”
“去年黄河决堤,河工的银子至今尚未给付。如今快到雨季了,还需加固河堤,急需银两。”
“户部,为何去年的河工银子至今尚未给付?”
罗木生出班。
“回皇上,岁入不足,就只好拖延一阵了。如今帝都官吏的俸禄,还欠着一个月的。库中实在没有银两了。”
“众爱卿,你们谁有主意,能够筹集些银两来?”
“皇上,臣倒是有个主意。”
吏部尚书出班了。
“嗯,吏部,你说。”
“臣请再增一批捐官,可以筹得几十万两。”
“再增就是今年第四批了,是不是有些多了?先皇的时候,可是两年才有一回的。”
“如今皇上英明神武,四海归心,万民景仰,朝廷清正,官吏廉明,所以人人以为官为荣,宁愿花钱捐官,也要为民请命,为民做主。如此才是天朝盛世景象。”
“嗯,既然如此,就再捐一批吧。众爱卿以为如何?”
“皇上圣明。此事正当如此。”
“皇上,河工银子的事情……。”
工部吴尚书好不容易提出来了这个事情,可不愿意放过这个机会。
“你跟户部罗尚书协商吧。”
“皇上,各地拖欠的军饷,至今尚无着落。”
李源也趁机要钱了。
“你跟户部商议吧。”
“皇上,今年是皇上登基的大喜日子,文武制科一事,何时举办?”
吏部尚书又来事儿了。
文武两科制科科举,天下的文人武夫,莫不趋之若鹜,这样捞钱的大好机会,他可不愿意放过。
“照常举行。”
“皇上,那钱的事儿?”
“你找户部商量,散朝。”
天佑叫钱的事儿弄得焦头烂额,自己就说了散朝。刚说完,就转身走了。
众人于是就去找户部尚书罗木生,却不见了人影。原来罗木生也溜了。
此次早朝,议了很多事,又似乎什么也没议。皇上下了好几道旨意,似乎什么问题也没解决。
众大臣退出,心里似乎都有一个感觉。
这早朝变成清谈场,大臣们也都成了清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