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道像本官这种务实之人,反倒不如你这种务虚之人?”
海瑞深深地吸了一口气道:“我知道我不如大人,大人做的每件事,海瑞都深为佩服。海瑞知道自己做不到大人那样,所以只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妄语也是力所能及?”
“我不是妄语!”
“还真是犟啊!”
罗信心中叹息了一声,原本他也没有寄希望于海瑞认错,只是抱着万分之一的希望,如今心中更是确定海瑞不会认错。如此,对于海瑞便只有拖了。
“带下去吧。”罗信摆摆手。
海瑞站了起来,望着罗信认真地说道:“罗大人,你也曾经抓捕很多贪官污吏,甚至杀了很多。而且我不相信你看不出来陛下迷恋修道的坏处,期盼罗大人能够相劝皇上……”
罗信再度摆摆手道:“我没有那个功夫,你可知道因为尔等的所作所为,给整个大明带来了多大的乱子?
当整个大明无人办公,无心办公,整个国家运转停滞,工部无人办公,造不出兵器,大明将士无兵器可用,会死在敌人的刀下,造不出农具,会耽误天下百姓的农时,一旦耽误了农时,庄稼便会欠收,到时候饿肚子的还是平民百姓。户部无人办公,即便是出现了灾荒,也无人赈灾,到时候饿殍遍地。礼部无人办公,无人教导学子,无人和各个藩国使者周旋,前者动摇大明国本,后者会让大明周围关系恶劣。吏部无人办公,无人考核百官,让百官怨声载道。兵部无人办公,如何保护大明疆域?刑部无人办公,百姓有冤无处申。
整个大明都被你们弄得一片混乱,这就是你们要的结果?
你认为我还有那个时间去查什么贪官污吏?
你认为我还有什么时间去向圣上提什么建议?
即便是原本有着监察贪官污吏的计划,即便是有着向圣上提建议的念头。此时也不得不放下。因为此时最重要的是,让大明运转起来,别让天下生乱。”
“罗大人……”
罗信再度叹息了一声,摇了摇头,继续向着里面走去,一直走到了海瑞所在了牢房,在海瑞的心中,对罗信还是有着钦佩的。虽然他看不惯罗信的锦衣玉食,但是也不得不服气,罗信的南征北战,为大明所做的一切。站起身形,向着罗信施礼道:
“见过罗大人。”
罗信定定地望着海瑞,最终却是叹息出声,然后对旁边的太监说道:
“先提审海瑞吧。”
然后,便转身离开。东厂的太监便打开了牢门,押解着海瑞跟在了后面。
来到了审讯室,罗信坐在了桌子后面的椅子上,在罗信的吩咐下,也给海瑞准备了一张椅子,让海瑞坐下。
罗信望着坐在对面的海瑞,见到他虽然戴着镣铐,虽然骨瘦如柴,但是却依旧坐得笔直,双目淡然地望着罗信,气定神闲。
跟随而来的大太监也坐在了一张椅子后面,准备好了笔墨纸砚,等待着罗信问案。
罗信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然后吐气开声道:“海瑞。”
“下官在。”
“海瑞,为何要在奏本上如此触逆皇上?”
一旁的大太监奋笔疾书,记载着罗信和海瑞的每一句对话。
海瑞淡淡地说道:“下官只是凭着一颗良心,尽为官的本分。自皇上登基以来,大明国事如水深,百姓生活如火热,只要有良心的官员,看得都十分清楚。虽然近两年,大明有所起色但是陛下修道却也变本加厉,如此下去,大明好不容易有的这点儿气色,也必定夭折,我想这些状况,罗大人必定看得清清楚楚,今日又何必来问下官?”
一旁的大太监听到海瑞竟然诅咒大明必定夭折,一张脸气得铁青,若不是此时是罗信主审,他都恨不得上去抽海瑞。罗信倒是神色平淡,实际上他没有觉得海瑞说得不对,这大明确实被嘉靖帝折腾得够强。
一个堂堂皇帝,整日不上朝,只知道修道,每年都耗费无数财力,如今更是还要什么修祭坛,祈求上苍延续寿元十二年,这不是扯淡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