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嘿,村里人结婚可没有那么讲究,怎么实诚怎么来,做好的菜都是用粗陶盆盛着。
所以等菜全部上齐之后,桌子上就摆满了一个个的陶盆,香气扑鼻的菜肴,让来贺喜的村民们都笑开了颜。
大家把从自家带来的碗筷都取了出来,等前面堂屋里,张小雪的爷爷和奶奶发了话之后,大家都急匆匆的把筷子伸向了早就看好的菜肴。
实在是张小雪她们准备的菜肴太美味了,而且基本上都是大鱼大肉的,量又特别足,这可是村民们平常很少吃到的食物。
一时间只听见咀嚼的声音,反而没有当时大家不时交谈的话语了,张振湖带着新媳妇开始一桌一桌的给客人们敬酒,这才开始有推杯换盏的声音传来。
这次的婚宴,在每桌都准备了一坛酒水,这可是大手笔了,这一笔钱可花费了不少。
当时听到要买酒水的时候,张小雪还想资助三叔一些银钱的,却被三叔给拒绝了,张小雪还记得,三叔当时带着羞涩的笑容,和她说了,他自己还有一些私房钱的,是当时从部队返乡时的抚恤金。
这笔抚恤金本来是要交给张小雪的爷爷和奶奶的,不过两位老人家并没有要,因为张小雪的三叔回来治腿也要花费不少。
当时也是把抚恤金基本上都快花光了,也没有治好,还剩下一点,张小雪的三叔也放弃了治疗,才剩了这些银两的,这时候拿出来给自己的婚礼置办物品,也算是物尽其用了。
大人们有酒水喝,张小雪原本还打算,拿出一些果汁来,给妇人和小孩子们喝的,不过被家里人给劝阻住了。
大家都说这果汁太昂贵了,没有必要再这样铺费,家里准备的婚宴已经是在村子里这些年的头一份了。
既然大家都这样说,张小雪自然也没有再坚持,她心里知道家人们说的对,不能让自家太过出头了,引起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院子里外,一共摆放了36张桌子,除了张家自家人凑的之外,还从村里不少人家借来的。
村里人家吃饭用的桌子,大同小异,都是差不多的长方形矮桌,冬天的时候,会把这种桌子摆到炕上,一家人都坐在炕上吃饭。
有早到的村里人,陆陆续续的就把桌子坐满了,张家人当然不会让村里人就坐在一张空桌子上干瞪眼的聊天。
村子里面没有那么多的讲究,没有用茶壶、茶碗的,给大家都用粗陶碗盛了茶水,而且每张桌子上面,都分别摆放了一小竹篮喜糖,一小竹篮的喜饼,还有一大盘的炒花生和一大盘的糖炒栗子。
这婚宴的规格,在村子里面可是头一份了,谁家也不会有这么大的手笔,在主宴之前还有这些食物可吃,平常都是一碗茶水来招待的。
特别是村里的小孩子们,看到平常在家都不怎么能吃到的零嘴,都可高兴了。
一个个的也不到处乱跑了,乖乖的跟着自家大人的身边,坐在桌子旁,吃着摆放在桌子上的吃食,因为东西比较多,也够他们吃的,没有出现哄抢的现象。
而且张小雪还嘱咐二馒,让她经常的去看一下,那桌子上面的喜糖、喜饼之类的零嘴可否够吃,若是哪张桌子上,孩子坐的比较多,而哪种零食没有了,就赶紧再补上一份。
新房堂屋里坐了两桌人,是张小雪的爷爷和奶奶来招待的,来人都是在村子里面有头有脸能说的上话的长辈们。
他们说的话题,肯定都是一些恭维张小雪爷爷和奶奶的话居多,只听到两位老人家不时传出欢快的笑声。
就这样在欢快忙碌当中,果然如张母所说,在巳时初就听到外面传来了,“新娘子来了,新娘子来了……”的话。
虽然没有燃放爆竹和唢呐吹打的情景出现,只是一些小孩子们欢快的声音,也有一种新婚的氛围。
张小雪在厨房里面,听到外面的孩子们叫着新娘子来了的话,就有点坐不住了,把手头的活一放,交给了旁边的二馒,忍不住就想出去看一下。
“娘,大伯娘,我要出去看会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