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章收天地烙印于一身

活在诸天 你好再见见 3349 字 2024-04-20

洞天演化的过渡期,以自身内景天地所化洞天或一方世界为源,反照外界,这就是地仙。

自成一界,蕴含的所有威能近乎真实界大日之外的太阳星辰,举手投足间可毁灭星系,这就是天仙。

道家得天仙圆满,佛门要大菩萨、大阿罗汉中近乎佛陀,才能冥冥中感应‘他我’,构建联系,点悟‘他我’,化为‘自我’,明了“我之为我”,诸界唯一,踏出传说之路,这是传说。

勾连他我,得无数宇宙力量加身,苦海不沉,杀而不死,随时能够复活,除非能杀掉每一重宇宙中的他我。

于所有宇宙和宙光碎片留下印记,随着宇宙诞生,自然产生印记,为传说圆满。

衍洞天为宇宙,在佛门是佛陀,或有大愿未了不愿成佛的大菩萨、大阿罗汉。

开始摸索过往,窥视未来,真正感受到时光长河存在以及对自身的冲刷,将宇宙往真实界方向发展,这就是造化,也称之为苦海。

苦海最后一段,一旦渡过,就登临彼岸,故常以苦海代称造化。

是不准确的俗称,因为人一旦诞生,便处于苦海之中,可虚空造物。

彼岸半步道果渡尽苦海,凝结出半枚道果。

回溯统一部分过去,照见并收纳一定未来,在时光长河里连成线,便算踏出苦海,登临彼岸。身内真实界初步完善,过去现在未来无所不在。

道果雏形将过去超越自身,回溯到天地开辟之初,争取占有不定难测未来的更多可能,争取由占满一方宇宙的时光长河到无穷无尽宇宙、真实界的所有时光长河,最后统一于大道的时光根源。

不可知不可论的境界是为道果,真正的超脱之境,无法揣测无法描述无法讨论,一说就错,一想就谬的境界。

开天辟地可以揣测,毁灭重重宇宙可以想象,倒转时光,颠因为果,能够妄想,但对他们不能。

所以,无论怎么努力,都无法理解无法伤到他们,也无法见到真正的他们。

无所不知,无所不在,无所不能,任何矛盾的东西在他们身上都能同时成立。

“能够真正达到这样的程度才叫圆满啊!天地万物无物不可触及,一切皆可理解。”

张亮眸中有无尽神光在闪耀,天地分合,万物毁灭,万衍圣诀能够帮他推演天地万物,却没有办法让他达到这方世界道果境界的层次。

“这样的世界,这样的道,一旦理解,或者说触及,真界之中一群黄帝会疯吧!”

想到这里,张亮嘴角不由出现一缕微笑,可是这微笑怎么看怎么苦涩,若是诸天万界的黄帝合一,或者说其它世界的顶尖人物全都合一,他手下会有一些什么怪物!

“诸天万界之中又会有多少个不同的我呢?”

张亮不由自语,拥有小树的他天生就有不可思议的伟力,可以沟通不同的世界,不需要像其他人物一样苦苦的打穿世界壁垒,一点一点收集分身烙印。

拥有神秘小树的他天生就有这个能力,欠缺的只是一个法门。

张亮就这样进入了闻名天下的少林寺,千年古刹自是不凡,有着非比寻常的佛门气象。

每日诵经之声洗涤心灵,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追随天地运转的至理。

完全没有一丝烟火气,每一位高僧都佛性外显,宝相庄严。

由于张亮出手大方,完全不在乎钱财,他已经成为了少林寺的贵客,可以随意地在寺间行走,当然,只是外院。

内院他是去不了的,什么戒律院,菩提院他是完全去不了的,那是佛门修行之地,除非是武道世家的高手来拜山门,不然根本没有人可以走入其中。

那可是佛门千年的立身之基,张亮这样一个外人可是进不去的。

但这对于他这样一位到达彼岸的强者来说,完全不是问题,每日听他们讲演武道,没有丝毫的差别。

讲武堂就在他身边不远处,神念一动,整个人如同在现场,看着那位武僧讲解武道根基。

“不管是道门静坐之法,还是世俗流传的动法,武道修行的第一步大同小异,佛家更是有言,入门八万四千法,门门可通大道,以此表明筑基法流传之广泛和简单。”

讲武堂中一位老僧在给诸多入门的佛门弟子讲道,详细的描述这方世界的修行之法。

作为一位顶尖强者,张亮自然而然就能明白这个世界都修行之法。

“类似于武者入门之法吗?但是有些不同,走的道路完全就不同了,收集不同世界自身的烙印,这的确是无上法门,入门却如此简单,有点超乎预料,却又在情理之中。”

张亮仔细领悟这门修行之法,仅仅是看了入门修行之法,他就已经将后续的大部分修行之法推演而出。

这方世界百日筑基、九窍、外景、法身、人仙、地仙、天仙、传说、造化、彼岸、道果。

实际上种种修为境界根本难以描述。

百日筑基奠定武道修行之基,是修行的开始,也是一切的根本。

所谓‘百日’,既正常而言,百日内,任督等经脉气满自开。

佛门称为“定中修身”,因为唯有心静入定,不散不乱,真气方能自然化生,填补窍穴,开通气脉。

世俗称“开脉”,禅定蓄气蓄气通体内气脉,并初步锤炼肉身。

佛门称“长养圣胎”。开窍百脉大通,蓄气有成后,转修脏腑窍穴,修炼并打开包括眼、耳、鼻、口、前阴、后阴在内的天生九窍。

这就是九窍境界,要让人的灵觉不断提升,同时不断蕴养肉身,打下超凡之根基,为下一境界做准备。

打开眼耳鼻口七窍后,则肝蕴生机,肾藏精元,肺纳清气,心送源血,身强体壮,循环小成。

以它们为核心,五脏六腑调和,循着自然之理,生成一界,体内小天地将初具雏形。

精元真气生生不息,充沛强横,精力、元气两大秘藏自开,到那样的时刻就要达到外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