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2:我是俄国,打钱

“什么?”薇兹和五角大楼两名将军腾地一下站起来。

该死~

谁给俄国人的胆子,他们劫了飞机不说,还敢打电话过来。

“他们在电话中提出什么要求没有?”

“没有~他们只提出要与您对话,现在他们正在线上等待。”

“接进来。”薇兹大步跨到办公桌前,异常白皙的手掌猛地拍在办公说上。

数十秒后,那部红色电话发出刺耳铃声。

“喂~你好,这里是白宫总统助理办公室。”

“薇兹小姐你好……”克里姆林宫那边的话筒中,传来异常冷漠的声音。

“请说出致电的来意。”薇兹开着免提,让两名五角大楼的将军也能听到声音。

由于薇兹他们吃不准,到底是社会保障局局长先生叛变,主动联络俄国,还是俄国有惊天阴谋,主动劫了那架飞机。

所以薇兹只能先等对方主动说出来意。

没想到,对方冷笑一声。

“呵呵~”

“薇兹小姐,我们俄国虽然失去了往日苏联的威严。”

“但也绝不是,你们美国佬可以任意欺辱的。”

“你们,竟然还敢开新闻发布会?”

“你……什么意思?”薇兹懵了。

“没什么意思,我们只要一个合理的补偿,和合理的解释。”

对方语气继续冰冷,“不然你们就等着我们也学薇兹小姐你,在克里姆林宫里,当着世界媒体们面,开一场新闻发布会吧。”

……

我是谁?

我在哪里?

我在干什么?

这是薇兹现在的状态。

不仅是她,连旁边两名五角大楼的将军也彻底彻底懵了。

他们现在明明有确凿证据,证明波音747飞机,被俄国通过技术手段,劫到了亚姆斯克弹道导弹测试基地。

不管是不是局长先生背板,俄国既然敢放飞机进去,就已经犯了原罪。

这是铁一样的证据。

无论在国际舆论,还是联合国大会上,俄国人都已经陷入最为被动的一方。

更何况,飞机上不仅有局长先生。还有商务部门代表,还有数十家世界知名媒体队伍。

如果抛去社会保障局局长先生身份,俄国就是在挑衅全世界商业航空界,最敏感的那一根神经。美国公布出证据,俄国只会招到所有商业航空公司的一致抵制。

他们……

竟然打电话来索要补偿,索要说法?

他们是不是办了一场世界杯,把自己办走火入魔了?

社会保障局局长先生背叛这个假设,并不是空穴来风。

在没有更多情报之前,薇兹只能做这样假设定论。

因为俄国没有理由去把那架专机,劫持到亚姆斯克弹道导弹测试基地。

换了任何一个地方都好解释。

可为何是这里?

任何一件事情,必须有足够利益才能推动事件本身的成立。

亚姆斯克弹道导弹测试基地里,正在进行一场极为重要的弹道导弹测试工作。这个时候,他们劫一架美国专机抵达那边,岂不是让自己的导弹测试工作功亏一篑?

另外,俄国有技术劫持gps信号不假。

可飞机上两名飞行员,难道不知道发出求救信号?

要知道他们那段航线,是从新千岁机场到尚海国际机场。

这是日国和华夏的基本盘,俄国可以劫持gps信号,但绝不会敢派战机过来威胁客机。

那么……

只剩下一种可能。

两名驾驶员主动改变了航向,而飞机上的乘客,要嘛默许了飞行员行为,要嘛不知道航线被更改。

但这里有一个无法绕过的环节。

无论乘客们默许与否,在飞机进入俄国领空之前,俄国的地面雷达必然会发现这架“不明飞行器”。

按照各国签订的航空例行条约,俄国在发现不明飞行器后,会首先用无线电呼叫该飞行器,请他们表明身份,并立刻改变航向。

如果对方不听劝告,俄国就要派战机追截。

那是一架隶属达美航空的商业包机,机身上有醒目的颜色涂装,也有完整飞机编号。

况且机身上,还装有飞行员无法手动关闭的近距离无线电标识信号。

战机只要飞抵客机身旁,就必然会弄清楚它的身份。然后将这一情况告知达美航空,和美国航空部门。

现在不是冷战期间,也不是风声鹤唳的敌对状态。

俄国前身苏联,在吃了几次击落民航的国际压力大亏之后,现在都猴精猴精,一旦验证是商业客机,肯定要先通报飞机隶属的航空公司和隶属国,先把自己摆在受害者的位置。

除非……

有不可告人的阴谋在里面。

薇兹沉思片刻,但并没有把自己的设想表达出来。

在座各位都是人精,这种问题不需要专门拿出讨论,他们只要证据即可。

“为什么,我们能拍到这张照片?”薇兹望了提供照片的五角大楼代表一眼。

“能拍摄到这张照片,纯属偶然。”

肩上挂着将星的军人开口道:“想必大家都知道最近两个月,亚姆斯克弹道导弹测试基地内,正在测试的那款ss—26改型弹道导弹。”

“这款弹道导弹据可靠情报显示,它是一款可以对海面大型舰船发起攻击的反舰型号。”

“自华夏列装反舰弹道导弹以来,有能力的各国都在努力研发同类型导弹。我们美国当然也在研发,只是这一次俄国走在了我们前面,要进行实弹测试。”

“如此重要的测试任务,我们当然要投入最大的精力去获取其中情报。”

“除了地面情报手段,我们还特意把一颗合成孔径雷达侦察卫星,部署了在他们上空轨道上。”

薇兹疑惑问道:“他们没有反卫星侦察措施?”

这位军人怔了怔,“防范措施自然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