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8:你说它好,到是拿出干货啊

可今天的水军遍布整个华夏不说,打过来的“喷子”电话,就没一个号码,和一个声音重复的。

半个小时不到,华夏头条迫于压力,不得不开启全体禁言模式,禁止任何人在他们任何新闻下面留言评论。

对外电话该拔线拔线,该关机关机。

甚至还有一些转载了他们专题新闻的中小网站,也打电话过来说,这条专题不知为何引来无数骂声。

总编茅阳内心总觉得哪儿有些不对,他让手下员工整理出其他网站的新闻报道。

不看不知道,一看总编茅阳差点晕眩过去。

腾讯新闻——全息眼镜,改变世界由它开始。

新浪——八千六百元,一张穿越到奇幻世界的门票。

网易——从今天开始,人类进入全新篇章。

华夏新闻——巨兽工业缔造了下个时代的互联网全新标准。

“……”

与其说这些新闻,不如说是巨兽工业花钱请的脑残粉水军。

翻开以上这些标题中任意一个,入眼全是对全息眼镜的赞美之词。

从地上夸到了天上,又从天上夸到了太空。

腾讯新闻除了用尽各种词汇来赞美全息眼镜外,还对外宣布了一条重大新闻。

腾讯旗下,包括微信、qq、音乐、视频,游戏在内的多个产品,将和巨兽工业达成战略合作,开发出适配全息眼镜的专用版本。

何止总编茅阳,就连原本看热闹的华夏网民们,也被一连串新闻专题,和腾讯的重大动作弄地有些懵。

华夏头条先入为主地,让他们认为全息眼镜只是一款vr眼镜,并且奇贵无比。

怎么只过了数小时时间,另外一些新闻网站和一小撮网民们,就跟中毒一样把全息眼镜捧成了神?

那些自诩买了全息眼镜的人,不少都在论坛里又是晒图,又是对天发誓,说拥有了全息眼镜,就等于拥有一个全新的世界。

什么vr、什么游戏、什么有钱人的快乐,什么美女帅哥。

和全息眼镜一比,就像一坨便便,跟一座黄金天宫一样的惊天差距。

网民们纷纷追问全息眼镜好在哪里,可不可以用手机拍个效果图上来瞅瞅?

那些人又嚷嚷着说拍不了,手机摄像头就像蒸汽时代的落后产物,压根配不上全息眼镜。

有人嘲笑。

有人不信。

也有人耳根子软,又距离巨兽工业旗舰店很近,干脆抱着试试看态度去买了一个。

然后这些买了全息眼镜的人,没过多久,就自动加入到捍卫全息眼镜的铁杆大军中,容不得任何人对它说不好。

那你们到是说说好在哪,拿出干货啊?

剩下网民们急的抓耳挠腮,郁闷不行。

——全息眼镜,是否能统领vr时代?

编者按:

数星期前,巨兽工业正式对外宣布全息眼镜产品的存在消息。

全息眼镜这四个字,我想可能代表了巨兽工业在它身上寄予了足够的希望。不过根据我们了解到的vr现有技术市场,和全息眼镜的消息。我们认为,巨兽工业应该要慎重一些。

虽然巨兽工业有足够辉光的产品历史,不久之前,又推出元神手这样一种造福人类的科技产品。

可是【全息】这两个字,所代表的科技含义,和vr有本质不同。

这种不同,带来的是硬件和软件技术上天堑般的技术不同。我看好巨兽工业,能在全息技术上大有作为。

但不是现在,而是十年后的未来。

如果巨兽工业把它定义成一款vr眼镜产品,我想更能准确代表它一些。也相信这款产品,在随着后续的应用软件开发出来后,能在vr行业中,掀起一股技术潮流。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了解全息眼镜产品的最新动态。

首先是大家最关心的价格问题。

在发布会刚刚开始的那一刻,我们通过消息得知,全息眼镜的售价高达八千六百元。这还是裸镜的价格,全息眼镜还需要搭配一部性能不错的手机才可以使用。

我想这个价格,会阻拦一大批愿意尝试vr的用户。

我们都知道,vr眼镜只是vr系列中的一个显示插件,想要沉浸在vr世界中,我们还需要一大堆其它配件。

例如全动跑步机、体感传感器、操作手柄,甚至是座舱等等。

我们也从发布会上得知了这些硬件的存在,例如巨兽工业专门给用户配备的触感回馈手套,完美版的价格竟要四万多。在这之上,还有售价高达三十万的全身型触感回馈装备。

这个价格吓到我了,不仅仅普通消费者们无缘。

从硬件定价来看,巨兽工业也并没有把目光,放在那些购买力较强的消费者身上。就算是硬件发烧友,都很难拿下这套硬件。在我看来,全息眼镜注定只能非常小众。

我们非常难以理解巨兽工业开发这些产品的想法,vr技术环境摆在这里。巨兽工业难道认为,可以凭自己的力量去改变它嘛?

希望这不是巨兽工业被以往的成功,冲昏了对外来的发展规划。

图文并茂,洋洋洒洒几千字的专题介绍。

总编茅阳在最后,用肯定的语气来告诉用户们,全息眼镜并不是一款具有普及性的大众产品。

总编茅阳还建议巨兽工业把价格降的更亲民一些,否则不光无法在vr行业中占领脚步,还可能会导致整个全息眼镜产品销售走入困境。

……

从这篇专题新闻里,不难看出总编茅阳的信息来源,主要集中在巨兽工业的另一个发布会版本上。

就是那个主要介绍产品功能,和产品价格的发布会。

总编茅阳认为他从网上看到的那个产品发布会,已经足够拿来当参考资料。

他应该再耐心等一等,等他派去参加现场发布会的两位记者,舍得从全息眼镜带来的惊艳世界中走出来。

再平复心情,绞尽脑汁把他们看到的一切,编写成文字汇报给他的时候。

新闻专题一经发出,不到十分钟时间点击率就突破十万人。那些中小型新闻网站和论坛,更是纷纷转载里面内容到自家平台上。

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