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五三章 立体九宫八卦

“兑为水泽,四象中的水则属于北方,而之前明确的三个点中,只有(东、北、上)含有“北”这个要素,所以“兑”点就可直接明确下来,其便是顶部四个姐姐中,乾点背后的那个姐姐;”

“巽为木风,四象中的木则属于东方,待定的两个点中,只有(东、南、下)含有“东”这个要素,于是“巽”点就可直接明确下来,其便是正面四个姐姐中,乾点下方的那个姐姐;”

“如此下来,离点就也被明确了,其便是顶部四个姐姐中,乾点左侧的那个姐姐,即(西、南、上);”

看到这里,白里度也在脑海中对之前构建出的那个立方体进行着标注。

“剩下的三个姐姐,不仅都与坤点相连接,并且也都符合乾卦与坤卦相对的特性,参照先天八卦的卦象对应关系,与离卦相对的便是坎卦,其方位即为(东、北、下),不仅与离点完全相对,也正好处在兑点的下方;与兑卦相对的便是艮卦,其方位即为(西、南、下),其不仅与兑点完全相对,并且也正好处在离点的下方;与巽卦相对的是震卦,其方位即为(西、北、上),其不仅与巽点完全相对,并且也正好处在坤点的上方。”

白里度在脑海中将剩余的三个点也陆续标注出来,一个正方体的八个姐姐便算是完成了用八卦的标注,而这篇日志的内容却还没有结束:

“完成了对立方体八个顶的重定义之后,有关其三个坐标轴就也就能明确了,根据“震”卦的(0,0,1)与(西、北、上)我们只能确定其z轴应代表的是上方,但东西向与南北向还无法确定,再根据“艮”卦的(1,0,0)与(西、南、下)的映射关系,我们便知道x轴代表的便是南北方向,y轴代表的则是东西方向。”

“在对眼前的立方体模型完成标注之后,我马上便发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立方体顶部的四个姐姐,从乾点开始按逆时针顺序,则分别被标注为了:乾、兑、震、离,正好就是先天八卦的前四位,但顺序却有偏差,如果也按照先天八卦的乾、兑、离、震的顺序来勾画,则从乾点开始到震点结束,就正好是一个放倒的s型,同样,底部的四个姐姐,如果也按照s型来勾画,便正好是巽、坎、艮、坤的次序,也符合先天八卦的顺序逻辑。”

在这篇日志的最后,白里度还看到这样一段文字:

“最后,通过公开的资料可知,与乾点相连接的三个卦点,即巽、离、兑,虽然都是两阳爻一阴爻,但却被认定为了阴卦,而与坤点相连接的震、坎、艮虽是两阴爻一阳爻,但却被认定为了阴卦,其依据便是来自于《周易·系辞下》中的相关描述:『阳卦多阴,阴卦多阳,其何故也?阳卦奇,阴卦偶。其德行何也?阳一君而二民,君子之道也。阴二君而一民,小人之道也。』对此说法,我个人虽持保留意见,但也并不妨碍此次的研究成果。”

看完了这篇日志,白里度也算是彻底开了窍,有了这篇日志做参照,自己未来要完成立体八卦的架构设计,就也不是什么难事了。

然后,白里度手指向后一划,就又开始进入到下一篇日志的内容……

新的一篇日志的内容,展现在了白里度眼前:

“2087年9月2日,星期二,实验日志139,以下内容为实验过程的真实记录:今天,结合之前的研究,我要尝试着将洛书的9个宫格按照立体的结构进行重新搭建。”

“在洛书的九宫格之中,除了居中的5号为『中』之外,其余的八个则都是由太极八卦的八个卦象所组成的,而八卦中的每一个卦象就又是由三组爻象所构成的,爻象又可以被分为阳爻或阴爻,代表阳爻的就是一个长横,即『—』,而阴爻则是两个短横,即『--』。”

有关八卦图案的这些最基础信息,白里度其实也是知道的,但却也从来没系统的研究过,眼下距离晚上竞拍直播的时间还有大把,于是便耐心的细看下去:

“对于阳爻与阴爻这种二元关系,很容易便让人联想到了二进制语言,即由数字0与1所表示的机器语言,如果将阳爻用1来表示,阴爻用0来表示,而每个卦象的三个爻象,也正好可以看作是立体空间的三个维度,那么组成八卦的每个卦象其实就完全可以用三个二进制数来进行标注。”

“既然要对每个卦象进行二进制的标注,就必须得知道每一个卦象的准确形态,宋代的朱熹为了能够准确记住八卦的卦形,就专门创作了一部《八卦取象歌》,其内容为:乾三连,坤六断,震仰盂,艮覆碗,离中虚,坎中满,兑上缺,巽下断。据此,我们就可以得到每个卦象的二进制标识:”

“乾三连,为三个阳爻,即111;”

“坤六断,为三个阴爻,即000;”

“震仰盂,为两阴爻一阳爻,即001;”

“艮覆碗,为一阳爻两阴爻,即100;”

“离中虚,为两阳爻夹一阴爻,即101;”

“坎中满,为两阴爻夹一阳爻,即010;”

“兑上缺,为一阴爻两阳爻,即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