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刚和郑家都在忐忑当中,朝臣们也都处于观望状态,彼此试探,所以他们并不敢做的太过火。
但这些试探逐渐化为实际。
当郑贵妃恍然发掘自己已经约过了榻上昏睡的那个丈夫,成为了整个王朝的话事人时,一切都开始转变。
皇帝一直都是个十分聪明的人,他知道如何将权利握在自己手中。
通过这些年的努力,皇权逐渐巩固,此刻反倒叫郑贵妃捡了个便宜,没有任何人质疑皇帝的命令。
三皇子就这样开始行使监国权。
当龙椅上空无一人,而他却坐在龙椅之下的圈椅中俯视群臣时,三皇子的内心已经开始疯狂膨胀,急剧扩张的欲望迅速将整个朝堂包裹。
他只想尽快坐上那个位置。
越快越好。
“我要做太子,母妃,快写诏书,让父皇立我为太子!”三皇子回到朝堂。
侍卫打扮的宋宜晟站出来劝阻:“殿下不宜操之过急,还是先应该稳住朝臣,调换自己的人负责长安各处,还有蔡瑁把持外朝也是一个祸患。”
郑安侯也点头:“殿下不要忘了还有秦太傅一党在,贸然成为太子只会给他们求见陛下的理由。”
“是,是这样,”三皇子发热的脑袋冷静下来,现在看宋宜晟都是无比顺眼。
“我不急,父皇现在这个样子,我急什么?”三皇子冷笑,踱步到帷幔前,正对着龙榻上双目圆瞪的皇帝:“父皇,您恐怕到此时此刻也想不明白,您那么宠爱,那么信任,甚至要交托帝位的长宁,为什么会给您下这虎狼之药吧。”
皇帝嘴巴张开,形似中风,微微转动的浑浊眼珠显示出他存有神志,只是口不能言,身不能动。
“儿臣都告诉过您了,楚长宁恨您,她恨死您了。”三皇子脖子前伸,似乎要一吐心中所有不快:“暗格里藏着的证据我都看过了,长宁也都看过了,她知道您才是杀死柳家的幕后真凶,当然要恨不得您死无葬身之地,这您可怨不得我。”
皇帝眼珠转动,口水顺着嘴角留出来,看似狼狈,可眼神却总有一种胜利者的俯视。
这让三皇子很不舒服。
他摔下帘缦走向宋宜晟和郑安侯:“你们到底有什么安排,快点说。”
“商如锋,此人是陛下的心腹,必须要除掉。“
“皇帝现在在钟粹宫养伤也不知道情况如何,哀家已经催了几次,回禀的人都在说只是伤了筋骨不宜行动,可这不宜行动还大老远折腾到钟粹做什么,就近往秦妃宫里才是正途。”秦太后往日里的确不问宫中事情,但到底是一番争斗后的胜利者,想得显然要比寻常人多一些。
皇帝不肯出钟粹宫,必定有不肯出的理由。
这番暗示听在长公主和曹氏耳中可就有了另一番味道。
莫不是陛下有什么危险,而郑贵妃却故意隐瞒不报,想借机挟持皇帝?
要不然怎么迟迟不见陛下露面,往日传旨的公公也换成了于刚身边的甲士,就连福安都不见了踪影。
了解皇帝病情的太医更是被圈在一处,借口帝疾不能言故此不放一人出宫,没有一人能提前出去,就连上个厕所都有人跟着,自然打听不到什么消息。
而秦太后此时选择提点女儿与曹氏也是有原因的。
一方面暗示秦家早做准备,另一方面也是提醒长公主,速速告知睢安侯。
若真有什么危险也能让曹家军及时救驾。
可惜太后根本不知道,睢安侯并不在长安,就连能调动曹家军的曹侯世子曹彧也不在长安。
现在将这份暗示递给长公主只是增加长公主的困扰,根本无济于事。
而长公主的思路又一贯是以权势压人,现在面临这种困境竟一时呆滞,不知道该怎么办。
皇兄一直是她的依靠,凭借同父同母的血脉关系,她可以肆无忌惮地盛气凌人,而不用担心会被任何人算计。
但这一刻,长公主似乎终于知道问题的严峻。
如果。
皇帝真的被郑贵妃的人控制,那么郑家一定会设计立三皇子为太子,目前这个局面如果没有惊天大事比如逼宫之流发生,那么这件事将成为定局。
她该怎么办?
她的彧儿该怎么办?
三皇子和郑家当初可以说是众叛亲离,曹家虽然没有乘机踩一脚,但绝对没有好脸色。
她还对楚乐阳不假辞色。
日后三皇子登基称帝,会如何对待她这位姑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