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无忧无虑的刘若钒相比,余力的脑子里只有足球,没有时间去想别的。
11月8日,全替补出战联赛锦标赛。普利茅斯队靠着卡雷的进球1比0小胜斯旺西u23队。
11月12日,客场挑战克鲁俱乐部(crewe)。右边后卫大卫·格雷的小角度抽射帮助球队以1比0取得胜利。
11月19日,主场迎战排在倒数第三的格里姆斯比(grimsby)。和前两次不同的是,这一次,普利茅斯队,输了。
虽说输一场球并不是什么问题,但在姜弘一制作的球队报告当中,余力发现了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单就这三场比赛而言,余力看到的不只是赢球和输球,还有对手的变化。
三场比赛,普利茅斯队一共才进了两个球。相比之前动不动就“最低消费”3球的架势,三场两球的数据简直低得可怜。
然而,余力反复看了好几遍比赛录像之后,发现进球不多并不是前锋不给力,而是对手开始适应余力的战术了。
赛季初,中路渗透的打法非常奏效。余力在训练中练习的禁区弧顶直传斜插和斜传直插套路,屡屡打穿对手的后防线。从数据上看,新战术在前十轮平均每场都能创造20多次打门机会,取得3个进球,火力非常凶猛。
正是因为普利茅斯的异军突起,余力的战术也成为了对手的研究对象。从第11轮起至今共7轮,普利茅斯队共打进16球,也就是平均每轮打进2球多。虽然2球也是一个不错的数据,但相比之前的进攻火力,这已经打了不少折扣了。除此之外,近10场的防守数据也没有赛季初那么好。10场比赛丢了12个球,平均每场都要丢1个,这样的防守数据对于实力远超各队普利茅斯来说并不理想。
这些进攻和防守数据上的变化,归根结底都是因为对手已经适应了余力的战术。相信他们早就看出余力这一套433专打中路渗透。边路虽然有边后卫的套边,但几乎不怎么利用边路的空间。所以防住普利茅斯的关键就在于遏制住中路,而在中路堆人便是最有效的防守方法。而在进攻方面,由于余力崇尚高位逼抢,防线几乎压到中线,也就给了对手防守反击的空间。最近10场丢的12个球中有10个来自于防守反击,占比超过80%,可见余力最怕的就是速度快、跑位好的反击好手。
在此之前,已经有好几个队伍尝试过中路堆人或者摆铁桶阵的方法,也有不少队伍在反击上做过针对性的布置。尽管余力还是取得了胜利,但他心里明白,这是因为球员的能力值高于联赛平均水平一至两个档次。就好像一个习武者与高手决斗,即便知道了对手的武功路数,也依然会败下阵来,而差距就在于绝对的实力。
当然,用绝对实力来应付联赛应该是没有问题。但是对于联赛杯,普利茅斯并不是那个高手,而是习武者,因为多数球队的实力都在普利茅斯之上。在实力低于对手的情况下,若是连战术都被人研究透了,那胜算一定会大大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