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印尼华人现状

神级咨询师 三清无水 1141 字 2024-04-20

“印华投产一年多了,可是每个月都在亏损。其它股东朋友都开始有了异样的声音,有的甚至想要撤资了。”陈应登道出了实情,商人逐利,他也没办法。

杨兴国内心一冽,原来前世撤资的想法并不是在两年后才出现的。这个时候有些股东就有这种想法了,估计这些人被陈应登说服同意再看看,因此才会发生1987年的大面积撤资事件。

杨兴国表面不动声色,“不知道陈董打算如何应对呢?”

“叫我放弃在华的投资,那是不可能的!祖国经历了这么多年的灾难,现在正是需要我辈之时。但是如果其它股东朋友真的要撤资,那就只能我一个人抗了。“陈应登不急不缓的说道,语气之中透出一股坚定之意。

杨兴国与阮大山心神都为之一震,为陈应登的这种情怀所打动。

正如前世每年过年,每多人民子弟兵、特殊岗位的人不能回家过年一般,这个世界之所以静好,那是因为有人在坚守!

企业家与商人其实并不能混为一谈,在杨兴国看来,唯利是图者称为商人,有情怀者方能称为企业家。

“我觉得印华还是可以再抢救一下的!”陈应登继续说道。

抢救?杨兴国的内心飞过一群乌鸦。

“实在不行,我去说服股东们,叫他们不要撤资!”陈应登似乎对于说服其它股东不是非常有信心,他紧锁的眉头出卖了他的不自信。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此生不做南洋人啊!”杨兴国想起前世98年印尼的排华事件,发出一道感叹。

陈应登:“……”

陈应登此时竟然无语以对,他长期生活在印尼,印尼的排华不是一天两天了,他怎能不知?此刻他竟然有种他乡遇故知之感。

阮大山没有陈应登的切身感受,因此打趣杨兴国道:“说人话!”

杨兴国无奈得紧,这是大实话好不好?

陈应登抹了一下眼角的眼泪,阻止了阮大山,“杨老师说得没错,这也是我迫切想要在中国扎根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