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兵哥哥只是第一关,过了身份确认之后,还得进行登记,写明姓名、身份证号、来访部门、来访时间,同时还发了一张需要接待人签字的便签,这张需要在到访结束以后交回岗亭进行注销的。
“小伙子,你要见席市长?”岗亭人员问道。
“嗯!”杨兴国边写边应道。
“那你可得做好准备了,他刚刚外面调研回来,车刚过,今天早上应该没有安排预约的,赶得巧说不定可以见得到。一般人要见市长都需要到秘书处先预约,而且每个人只有五分钟的见面时间,你可得好好组织下语言。”岗亭守卫人员好心提醒道。
“好的,谢谢您!”杨兴国客气的表达了自己的感谢之情,然后上了主楼。
“杨老师,稀客啊!”大佬看到进来的是杨兴国,高兴的站起来跟杨兴国握手。
“长话短说,我这回来你这是寻求帮助的!”杨兴国直接开门见山。
“哦?”大佬笑呵呵。
“你们政府里有没有提前退休或者过得不如意懂英文的人才?”杨兴国直接说明了来意,一来时间限制,二来他知道大佬为人处事比较务实,不喜欢弯弯绕绕。
“这种人应该有一些,特别是复员的那一部分,不过这些人很多是老弱病残,你确定你要吗?”大佬思索了一下,根据他的调研情况跟杨兴国说道。
“要,只要懂英文,而且愿意出国的都要!”杨兴国开心的笑了。
“你要这些人做啥?”大佬一点儿也没有提时间问题,反而来了兴趣。
杨兴国跟大佬说了一下印华的问题,以及他给印华开的对策,大约说了三分钟。
大佬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是真的缺人才了。
“印华是厦门对外开放的窗口,一定要保护好,这点你做得不错,有什么困难尽管来跟我提,市政府会大力支持的!”大佬这是给印华下了定性,看来他也是充分认识到了印华的重要性。
这个定义让杨兴国喜出望外,这样一来就妥了,这事就从纯粹的招聘上升成为政治事件了,这样招聘就快多了。
杨兴国是被陈应登给叫回来的。
陈应登愁外贸团队已经好几天了,这次是要把杨兴国叫来组建外贸业务团队。
杨兴国其实也头疼,为什么呢?
因为这年头会英文的大都都是大学生,可是大学生人家愿意来你工厂当个业务员?
随便都是进机关事业单位的,再不济也能进国企,所以这招人的难度可想而知了。
“陈董,不是让你招人了吗,招得如何?”杨兴国满脸哀怨的。
“别提了,这人倒是物色了好几个,可是人家一听是私企,就不来了,怎么在中国招个人才这么难呢。”陈应登也是头大。
“那是因为他们他在期盼着进入国家单位成为国家干部,不来是正常的,您对中国的国情还是了解得不够啊!”杨兴国笑了,这人要是好招,他也不会甩给陈应登了。
“嘿嘿,了解不了解都没有关系,做为一名老板,我要做的就是知人善用,把好公司发展的舵就行了。”陈应登脸上不无得意,“因此,我认为杨老师您特别适合完成这件任务,所以我决定把任务下发给你,加油,杨老师!”
陈应登也是无赖,说完之后,根本就不给杨兴国任何解释的机会,直接走人了。
杨兴国郁闷了,这是搬石头砸自己的脚吗?
无良的老板!
杨兴国第一次有点儿后悔接这手咨询了,怎么什么事情都得自己去操心呢?
不过既然已经入坑,就算是再坑也得一坑站到底了。
对于陈应登最近的甩手掌柜的表现,杨兴国表达了极度不满意,强烈要求发工资,要知道他现在可是翘课出来咨询的,这要是上了一回大学没有学到什么东西,那可就真是白瞎了。
这年头做外贸可不像前世互联网发达的时候那么简单。
你想抛下一个国家的市场,往往需要派人出国,去当地寻找经销商,然后再通过经销商建立起当地的销售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