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是来不及,长天从崇明出发带了一万人,一路上大小船只上千条,沿着长江西行,又朔汉水而上经襄阳,才到了南阳郡,留了2000人守卫后,马不停蹄的朝宛城出发,一路上用了十多天时间,所以再回去时间肯定不够用。
第二是领地中留守的士卒大部分等阶还在四阶徘徊,为了更好的守卫领地又不能把高阶兵全部抽走,所以就算来得及调兵也意义不大。对长天来说他所经历的战斗中,四阶兵最多只能当辅兵,也就远处射射箭罢了,正面硬抗只会徒增伤亡毫无益处。
那么他必须要用眼下的兵力来赢得这场战争。
该怎么办呢?
长天陷入了沉思。
忽然,他听到了一阵嘈杂声,他放眼望去看到的是赵谦正在大骂,好像是找出了内应。
长天走了过去,发现周直提了个人头,边上还躺着一具尸体,而李通则看着地上的尸体悲痛不已。
死掉的是李通的好友陈恭,而周直手里的人头则是陈恭的小舅子的。
原来陈恭的小舅子才是内应,也算是情理之中,长天点了点头。
应该是陈恭小舅子偷袭了自己的姐夫,然后打开了城门引入了黄巾。
“把这个杂碎的脑袋,挂到城楼,让黄巾看看!老夫真是看走眼了,西门那次定然也是这贼子做得内应,这么死太便宜他了,老夫恨不得将他千刀万剐,派到哪里就想打开哪里的门,简直混账!气死老夫了!”赵谦中气十足的骂道。
内贼总是这么让人恨得咬牙切齿,长天此时也恨不得将这个内应复活起来然后千刀万剐了他。
等等!
长天突然觉得有些地方好像不对。
不对,很不对,非常不对。
陈恭的小舅子是临战才被赵谦调遣到东门守卫的,就算是自己也是临开战前被委派守卫北门,虽然自己知道一定会守卫北门,但是命令也是临战前一刻才发布的。
所以黄巾一方势必不会提前知道那陈恭的小舅子在东门。
但是对方疲兵和调虎离山、声东击西的策略,绝对不是临时作出的决定,显然是早已谋划好了的。
那么是什么原因让他们作出的这种策略呢?
城里有其他内奸!对!一定是!
且不管这个死掉的小舅子是不是内奸,除他之外必然还有内奸!
是谁?
周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