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他对王允和吕布的行动,非但视而不见,还推波助澜。
不但劝董卓在眼下,长安兵力不足的时刻,把骁勇无比的陷阵营,调过来护卫祭天的顺利进行,还分薄了董卓麾下最精锐的那批亲信。
可以说他算准了王允和吕布的谋划,而且他又在上面,给加了几道保险,就怕这两人杀不死董卓。
但李儒的行为也一样不是心血来潮,他事先同样有了某些准备,从他能在一定程度上左右张白骑这点上,就能看出来,不过似乎这一次王允的机会更好些,于是他选择顺势而为了,立刻让张白骑造反,结果有人和他怀了一样的心思,马腾、韩遂和白波贼,也同样发作了。
他不知道对方是谁,但是他知道这一定也是希望,董卓死掉的人,或者就是王允,也未可知。
但对方欲图代替董卓,把持朝政的想法,李儒是不会如对方愿的,因此他早已派人,传讯李郭二人,说有人要刺杀太师,让他们极速回长安,他知道对李郭二人来说,董卓就是天,相比起董卓的安危,马腾韩遂根本不算什么,李儒笃定两人必会极速返程,到时候董卓已死,他李儒正好指挥大军,为太师复仇。
“只等太师死讯传出,某便动身,去往张济大营,为我这为奸贼所害的老丈人复仇,呵呵呵。”李儒自言自语道。
至于董卓的另一个女婿牛辅,他根本没放在眼里,那个让他忌惮的贾诩已经是长天的麾下了,而且碰巧现在还不在长安,真是太巧了,为什么会这么巧呢?想到这里的李儒,不由笑了笑。
可以说王允,是算准了长天的想法,而他李儒则是算准了王允的想法,这要比王允又要高一筹。
这就是胡昭口中,未能言传,只能依靠阅历体会的,善谋者。
只不过,所谓善谋者绝非只有,李儒一个。
长安城东,有一处颇有气势的府邸,一看就不是一般人能住的地方。
这座府邸之中,也有一人正坐在客房里,闭目养神,而此人正是荀攸!
荀攸睁开眼睛,看了看院子里竖着的日晷,随后语气低沉,很有些无奈得说道:“此番却是苦了何颙,但愿他不要怪罪荀某,郑泰与种辑怕是此刻,已怨我极深。因势利导、因时制宜、因机制变,谋乃成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