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日磾察觉到长天的目光后,不由心中一黯,感慨万千。
他是不赞成刺杀董卓的,因为后果将变得不可控,就好像现在这样,但是那个荀攸抓住了刘协的心里,轻而易举的就说动了皇帝。
甚至利用了异人先知这个因素,开始反向思维,再一次轻而易举的骗过了长天。
而心中一直希望刘协能够真正成长起来的马日磾,只能同意。
毕竟在他眼中,承担自己选择所会造成的后果,显然也是成长必须要经历的东西。
甚至他还花了大力气,用了一张极为强大的底牌,让一直不为人知的王越出马,行刺董卓,这是他为了保圣驾,一直留着的底牌,却被轻易暴露在了别人面前。
现在董卓是死了,而刘协显然开始后悔了,马日磾则失望了。
董卓真会篡位么?
这一点他和赵谦一样,极为清楚。
年近六旬,没有子嗣的董卓,到底要无知到什么程度,才会去篡位?
而当日赵谦当庭逼董卓表态,何时还政,董卓的回答,马日磾也是相信的,这胖子确实残暴,确实无道,确实做了很多坏事,但因为行伍出身、领兵征战而养成的言而有信这一点,始终不变。
这些刘协没有想过,说了他也更不会相信,而清楚这点的人大都是董卓的政敌,胖子死了他们才好大展手脚。
马日磾此时甚至有些羡慕,赵谦这个老东西了,安安稳稳的跑到了落霞城养老,整天和一众名士,品茶饮酒,畅论天下,这是多么的惬意和畅快。
环顾四周的马日磾清楚,朝中真正的能臣已经不多了,钟繇是一个,华歆是一个除了这寥寥几人,大都是阿谀之辈,但这些人显然都选择了,明哲保身,显然对刘协也是失望的。
马日磾心中有些痛楚的看着刘协,缓缓道:“李郭等将,俱是骄兵悍匪,所为者不过报董卓之仇,还不敢犯上,陛下无需太过忧虑。”
马日磾的话让刘协稍稍心安,也让朝中百官安下了心,与此同时这些人包括刘协,纷纷把目光看向了,司徒王允,其中有不少人的目光中,显然带着幸灾乐祸。
王允泰然自若,根本不在意别人的眼光,他自知这一次注定要死了,这是失败带来的必然后果,刺董之时他就有了这种准备,虽然不甘,却不会害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