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更倾向于,张羡又名张机字仲景。)
对方是一郡太守,显然不符合长天招揽的条件,不过也不是彻底断了希望,因为长天知道,张羡是要造刘表的反的。
在官渡之战将开未开之时,一个叫桓阶的大才,游说张羡让他起兵造反,牵制刘表,不让他支援袁绍,而素来对刘表很不满的张羡,听从了桓阶的话,立刻联合零陵、桂阳、武陵三郡一起造反,把刘表拖在了泥潭中。
再加上另一边的孙策,又被号称是许贡家将的货色给刺杀了,而西面又有钟繇这种大才,在帮曹老板稳定三辅,因此在老曹把刘备赶跑之后,就彻底没有了后顾之忧。由此可见曹老板之所以能赢下这场大战,这些外部的因素也是很重要的。
既然这个张羡有造反的心,长天到时候自然就有机会拉拢对方。
张仲景没法招募,长天自然而然的开始打别人的主意,他对刘表麾下的人,没太多兴趣,于是他开始打听是时候来荆州避难的徐庶了,徐庶的才能无需要解释,即便现在还算不上大才,但是刻苦攻读一番之后,他就会一举变成一流人才,绝对是个不可多得的人物。
多方打听之后,徐庶是没找到,却被他找到了另一个来荆州避难的王粲。
王允死后,按照历史本来该是赵谦当司徒,但赵谦压根不在长安,众人推举了赵温坐上了司徒的位置,赵温上任后就辟用的王粲,但是眼见李傕等人的暴虐之后,王粲根本没有出仕的心,南下投奔了老乡刘表。
刘表这人和袁绍一样,喜欢以相貌取人,标准的颜值党,向来先是长得俊不俊,美不美,然后再看家世,如果这两样都不错,那么在刘表和袁绍麾下,一定能得到重用,缺一不成。
所以虽然有才华但是样貌短小的王粲,没有入对方的眼,一直被冷遇在外。
长天看着不单单是王粲的文才,还有他的藏书,他对书籍一向很宝贵,而且书籍摆在文心阁内,有些会提供一定的加成。
于是一听到王粲的消息,他就迫不及待的拉上了对王粲有知遇之恩的蔡邕,一同去招揽对方。
“哈哈,王仲宣才华横溢,却受刘景升冷遇,此刘表不识人也,谁不知你蔡公于王粲幼时,便对其多有礼遇,此人对公自是感佩万分,先生相助,此事才得成矣。”长天大笑道,根本不管老头的脸色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