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五章 一切都理所当然

有一次郭嘉就硬拉上了长天,长天自无不可,跟着一起去了,结果么。

“呵呵,将军还请留步。”老鸨和颜悦色的拦住了长天。

“怎么?”长天有些奇怪。

“呵呵,主母有言,落霞城的青楼人人都能进得,就是将军进不得,若是老身放将军进去了,只怕明日脑袋就要搬家,还请将军恕罪。”老鸨的语气那是低声下气,但是显然是没得商量的。

“那你不怕我拿了你的脑袋?”长天是又气又笑。

“自然是怕得,老身更怕主母发怒啊,还请将军体谅老身的难处。”老鸨说是这么说,但是显然有恃无恐,姿态是放得足够低,却仍然没有半点让步的意思。

长天在人精的老鸨面前吃了一次瘪,郭嘉此刻那是一脸平静,但谁都看得出来,他忍得很幸苦,长天很是闷闷不乐,只得向郭嘉告辞,拂袖而去。

等长天远离之后,郭嘉终于忍不住了,在哈哈大笑中,被老鸨迎进了青楼,长天惧内的名声也因此,不禁而走,想必等到这件事知道的人多了,长天的面板就会和李老四一样,多出一个“惧内”的特性出来。

吃亏上当的那些人的大计,在红尘这货四处安插的无间道之下,还没开始就已经泄露了,泄了密的阴谋,也就谈不上阴谋了,自然形成不了威胁。

不过在眼前这个大乱的天下,密谋刺杀的人绝不仅仅只有他们,而刺杀的对象,也不仅仅局限于,董卓或者长天这种蛮不讲理的人。

再另一处,也有人正精心策划着一场刺杀。

大汉的郡如果被封为郡王的属地之后,那么就会从郡被改称为国,比如陈国,比如昌豨念念不忘为什么有两个东海王的,东海国,也比如平原国。

当一郡变成国的时候,那么郡内权利最大的人,就会从一郡太守,变成一国国相,而不是郡国国王,这是为了免得再发生吴王刘濞那样的七国之乱。

七国之乱被周亚夫平定之后,以汉景帝为首的中央政权,为了削弱地方诸侯王的力量,继续使用了“才调世无伦”的贾谊的“众建诸侯而少其力”的方针,削弱了地方权利,裁去了诸如御史大夫的一干郡国官位,将郡国丞相改称了国相,使得诸侯王无法再过问郡国政事,差不多等于,除了吃喝玩乐什么事都不能干。

这样的好处,一个就是地方不容易再发生叛乱,另一个则是大大的缓解了,原来诸侯国国民在高压政策下的悲苦日子。

正真的让“文景之治”的优良效果,覆盖了整个中原大地,让华夏九州得到了蓬勃的发展。

这也给后来,汉武帝时期树立起的我们自傲的大汉雄风,以及多年的对外战争,积累了强大的基础实力和资本!

所以“汉”的强大是有其根本因果存在的。

不过,就算共赢,也总有不得利的那一方,在这场削藩的情况下,最不得利的自然就是那些刘姓的郡国国王了。

但失去军政权利,不过是他们战战兢兢的坏日子,刚刚开头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