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 只为那身后之名

一步偷天 刀锋饮喋 2708 字 2024-04-20

“绝无戏言。”步安点头道:“师伯这回可是平步青云了。”

陈阙安脸上的笑意藏都藏不住,一会儿走来拍拍步安,说“果然是少年人果决,若非贤侄推那一把,师伯我哪有今日”,一会儿又走到窗前,轻拍桌案,一脸神往。

步安见他一把年纪,居然也难以自持,也不由得感慨官之一字,对于古往今来的念书人来说,分量有多重。

想来所谓淡泊名利的,大半都是跟陈师伯方才一样,明知求不得,才刻意摆出清高姿态吧。

他任由陈阙安“失态”了一会儿,才笑着问道:“师伯可曾想过,问宋尹廷讨个什么官儿来做?”

陈阙安闻言,心说自家这师侄,虽说胆识过人,可终归还是太年轻,笑着摇头道:“这便要看宋老大人的意思了,哪有开口讨要的?”

步安微微一笑道:“连升三级如何?”

陈阙安连连摆手,心说这怎么可能。

“师伯说得对,连升三级怎么可能。”步安忽然收敛了笑容,正色道:“连升五级,从四品,知剑州府。”

陈阙安只当他是疯了,连升三级已是痴人说梦,连升五级,更是终大梁一朝,都从无先例,何况剑州府如今还在拜月邪教手中。

“师伯兴许还不知道,剑州延平两府,眼下早已光复……”步安顿了顿才道:“剑州府便在拜月邪教跟前,这剑州知府想必没什么人愿意去做,而师伯又恰巧曾任昌泰县令,应付拜月邪教,经验不可谓不丰富。”

陈阙安愕然看着步安,半晌才喃喃道:“这是宋老大人的意思?”

步安缓缓摇头,接着道:“师伯若是愿意,我有七八成的把握。”

陈阙安沉吟半晌,时而低头沉思,时而抬头看看步安,然后仿佛渐渐通透,意味深长地笑了笑道:“富贵险中求?”

步安莞尔一笑,记得这是还在漳州府昌泰县的时候,劝陈阙安去给宋尹廷送案卷,临别前说过的话。

他点了点头:“富贵险中求。”

“师伯一把年纪了,哪里还在乎什么富贵。”陈阙安缓缓抬头,看着朦胧的窗外:“便为了身后之名,拼上这把老骨头吧。”

步安抱拳叹道:“师伯高洁,弟子实在钦佩!”心中却暗自觉得好笑:从四品的知府乌纱帽,哪怕只戴上几天,就要呜呼哀哉,师伯你也心甘情愿的吧?

短短几天时间,步安不可能布置得滴水不漏,关于这一点,他自己也很清楚。

因此他在督察司的人马进入剑州府之前,只做了最要紧的几件事。

第一是把“步爷”这个名号,从剑州百姓口中抹掉。

这当然不易,现如今整个剑州府,有哪一个不知道他七司步爷?

但是说难也不难,因为督察司的大官,不可能真的“深入群众”,只要事先做好了安排,便不会有太大的纰漏。

林惟均等人听说能够只字不提那位凶神恶煞般,而直接攀上都指挥使宋尹廷的关系,自然求之不得。

在百姓们看来,如此做法也更符合他们听过的那些戏文上,劫富济贫,不留姓名的豪侠形象。

第二,是要百姓们一口咬定,光复剑州府是宋尹廷的功劳。

这个简单。

第三,则是要定闽军统一口径:漳州玄骑,全是死在了他们手下。若是督察司的人问起细节,底下兵卒只需咬定为了报仇,杀红了眼,记不得了便是。

事实上,即使这三样出了些许纰漏,也无伤大雅,只要大方向没有错,宋尹廷便该知道如何把握。

督察司的人肯大老远陪他跑一趟剑州延平,多半是秉公行事,而不是有意要摁死宋家,眼下张贤业都已经死了,对于各方来说,将所有脏水往他身上泼,自然是最好的结果。

说到底,即便最清正的官,也只是在大义上比其他人更有底线,而不会凡事都刨根问底。在这大梁朝,哪个当官的不知道水至清则无鱼的道理?

其实,步安在剑州府还有些琐事要收拾,首当其冲的便是剑州城还没拿下,另外,搜刮了六县豪门的金银,也没来得及取走。

只是督察司的人来得太急,保险起见,他还是不愿多留了,心说最多等这些“绿毛”都走了,再回去一趟便是。

隆兴三年正月初九,除了留在了定闽军的那十几人,七司剩下百多人悉数走出延平,时隔两个多月,再一次踏入泉州府地界。

这群人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有的嬉皮笑脸,有的缺胳膊瞎眼,身上却是清一色脏了吧唧的灰色大氅,来到武荣县城下时,委实将守城的官兵吓了一跳。

等到他们排着松散的长队,慢慢腾腾地经过巡检,邓小闲甚至朝着身后弟兄们嬉笑道:“比这更大的县城,咱也打下来过,眼下要老老实实排着队进去,还真有些不习惯了!”

官兵们更是听得一脸愕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