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章 产学研

“这条路你能想到不稀奇,能做到才不容易,恐怕也只有你才能做到了。”李际远感慨道。

牵头请h大的老师参与企业的科技创新,并不是无偿的义务,那些企业是要给学校和老师支付费用的,这也算是一个小小的制度创新,在企业,在长福县,在h大,甚至在南省都是有争议,有阻力的。

这个时候刘好好的人脉就发挥出巨大的作用了,上有庄见明的支持,下有赵兰舟替她说话,而且这几年她一直在重要刊物上发表文章,总结长福县的经验,决策层对长福县也很感兴趣,既然长福县是一块试验田,就要勇于试错,好的经验今后可以推广,坏的教训今后可以绕开,所以在别人看来难以推行下去的做法,竟然被她做成了。

李际远帮忙解决的这个问题,在产业园区也不是第一次了,之前刘好好就请过不少专家给企业实实在在地解决了许多问题。

所以她在那些小企业主们心中的地位就更高了,口耳相传,有越来越多的人想到长福县投资,尤其是永乐县的面料厂、服装厂,几乎都搬到了长福县,气得永乐县的主官直跳脚,每次开会的时候看到刘好好都吹胡子瞪眼的,觉得她吃相太难看,那么肥的一块大猪肉都吃进去了,却连一丁点儿的蚊子肉也不给别人留。

受走私布料的影响,永乐县是南省最早出现小纺织厂的,后来出现了不少小服装厂,一度也小有规模,但是自从刘好好在长福县成立产业园后,许多小厂见刘天天在长福县赚得盆满钵满,便也起了心思。

https: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九天神皇手机版阅读网址:

“你倒是什么都知道。”李际远得意地笑,“这个问题一解决,服装厂那里就能接许多国际大单了,无论是面料厂还是服装厂产值都能翻番!”

服装厂的布料来源就是同一产业园的几家面料厂,这样他们的成本能够控制在最低,但是面料厂一直没有办法生产出让客商满意的某种面料,所以服装厂那里有些单子就接不了,而这些单子恰恰是利润很大的。

本来面料厂和服装厂也没指望能解决这个问题,但是刘好好了解情况了之后,就认为无论如何必须解决这个问题,李际远自告奋勇帮忙牵头请h大的几个专家帮忙研究。

“所以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啊,如果不是您帮忙,这个问题哪能这么快解决?”

“别往我脸上贴金了,我也就是传个话,没帮上什么忙,都是秦教授他们在忙。”

李际远过去当过h大化工学院的院长,在化工应用方面是行家,虽然他久不参与科研工作了,但还是有能力组织一批专家到企业里帮忙研究解决问题。

面料印染的问题直接关系面料的质量,对规模极小,连像样的技术员都没有几个的民间面料厂来说是技术难关的大问题,有了化工方面的专家介入,很快就得到了解决,科研成果直接转化为生产力,年内实现产值翻番后,这些厂子的规模又可以扩大了,同时税收也增长了,这对长福县的财政来说也是个好消息。

虽然产业园里的企业第一年免税,之后三年税收减半,但是聚沙成塔,这么多工厂合起来的税收也十分可观。

长福县财政局的干部都很难想象几年前县财政还是赤字,干部们的工资都没办法足额发出,现在每年账上来去的资金已经大到了一个他们当年怎么也想不到的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