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死线(三十七)

在纯粹的、没有一丝多余色彩的恶意驱动之下,更有效的猎杀者诞生了。

“军团”的基本战术是通过空袭和长距离炮击蹂躏敌阵,然后由基数庞大的侦察型和近战型配合战车型解决残敌。如果遇上特别坚固的工事,一时无法拿下,那就召唤重火力部队——譬如光线型和重光线型——将工事和敌军一扫而空。不过瞬息万变的战场上并不能期待火力支援永远及时准确。

这时候就需要高机动匿踪特战型出场了。

一如名字,该型的卖点是强大的机动力和匿踪机能。

磁浮机构和轻量化框架相结合,产生了更甚近战型的机动能力,同时还最大限度降低了步行足的机械音,即便高速行动时也如猫一般,不会发出任何足音。加上电磁光学迷彩……直到被使用液体发射药的长距离30㎜狙击炮射杀为止,直到被鞭子一样的特制活动式高周波刀刃切成碎块为止,没有人能发现它们的存在。即便迷彩系统发生故障,在媲美子弹的超高速杀戮兽面前,人类不管做什么,结果都是一样的。

每当遇上火力支援来不及调度的情形,处于待机状态的高机动匿踪特战型便会出动,每一次的肆虐不过片刻时间,之后“军团”便一枪不发地通过满是碎肉和血泥的战场。

基于高机动匿踪特战型的有效性,新一代的型号正在检讨设计阶段。为了让这个可怕的胎儿呱呱坠地,“军团”正在仔细的翻检着脚边的尸体,切下完好新鲜的头颅,剥开头皮,锯开头盖骨。小心翼翼地、像寻宝一般的翻弄着人类的大脑。为了顺利生产出更有效率的杀戮者,有必要进一步了解、学习猎物……

完美无缺、不给对手一点可乘之机的杀戮集团——这就是“军团”,永无止尽行进中的亡灵大军。

面对这样的军队,人类也好,兽人也好,哪怕是古代种,都难言胜算。

而统御着这支亡灵大军,只要有那个念头,随时随地都能蹂躏整个世界的,正是盘踞天空的九头巨龙——自始至终都没有向地上投去过一瞥。沉默的龙头睥睨着八方遥远的地平线,深邃的视线延伸向没有尽头的虚空。

仿佛在无声的诉说——人类再怎么努力,也无法触及神的领域;

仿佛在无声的嘲弄——只靠军团就能将一切胆敢反抗神明的蠢徒斩尽杀绝;

仿佛在无声的叹息——为什么人类如此愚蠢,居然会做出挑战神明之举;

仿佛在无声的揶揄——对于弱小至此的罗兰,根本无需自己动手。

呼应主人未出口的言语,高机动匿踪型隐去身形,挥舞着尾巴扑向罗兰。

罗兰对“军团”采取的战术并不感到意外。

换成是他处在军团的立场上,一样会利用数量优势持续对敌人施加压力,直到对方承受不了压力溃灭。

即使是强韧的金属,反复弯折一定次数之后会因为累积疲劳而开裂、折断。

金属如此,人类也是如此。

不断重复单调的密集火力攻击,不仅会持续造成身体疲劳,精神层面积累的压力和疲劳更甚于肉体。

高速公路之所以会在一定距离出现弯道,除了受制于地形地貌,很大原因是因为大段的直线行驶容易造成驾驶员视觉和精神疲劳,进而诱发交通事故。

“军团”采用的战术有异曲同工之妙。

炮火覆盖——贴身近战——炮火覆盖——贴身近战。

仿佛看不到尽头的循环一点点侵蚀对方,直到某个最终时刻……

一目了然的简单战术,但却把罗兰逼得动弹不得。

他不是没想过应对策略,可没有一条可行的。

在绝对压倒性的数量和完备的体系面前,个人再怎么强,有什么样的奇谋妙策都是毫无意义的。

反击?

面对那成千上万,杀之不尽的“军团”,常规手段根本起不了什么效果,哪怕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进行清场也无法保证能彻底消灭生命力强韧到丧心病狂的无机生命体,要知道哪怕留下肉眼都看不见的细小碎片,“军团”依旧能够卷土重来。

撤退?

如果可以,罗兰早就逃了。此刻头顶上一堆无人机像秃鹫不断盘旋,边上一圈无法加入对地攻击的光线型、重光线型虎视眈眈。放眼四周更是被“军团”主力挤得水泄不通。撤退?往哪里撤?

更不要说头顶上还有一个根本无法忽视的九头怪物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