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单演武完毕,轻松收势,看向方杉。方杉心领神会,这五形随心拳,就是无招胜有招的境界吧。他慢慢的闭上眼,想象着自己是风,自己是水,每一拳,每一掌,就随着自然的心而走动,他只觉得,四周万物似乎都在引导他出拳,每一拳用的都那么的自如,心间已经没有所谓的五形拳了。
陈单看着方杉瞬间就进入了状态,十分感慨,自己当初,困在这个境界不知道多久,偶然一次心情不好,胡乱打一番的时候,才找到了感觉,突破了瓶颈。而方杉有自己引导,短短四十几天内,就能体会到这种境界了,不知道这孩子,今后又会有怎么样的成就啊。
方杉随心随意,将自己的心情全然打出,心里说不出的畅快。陈单及时的说道:“杉儿,你打的很好,从今天开始,你就可以说是我陈式五形拳的传人了,今后一定不能荒废武艺。”方杉抱拳感激的说道:“多谢师傅栽培,弟子定当竭力,将五形拳发扬光大。”
陈单赞许的点头,但是他接着说:“杉儿,为师刚才看到你打的五形随心拳之中,有几分犹豫,有几分迷茫,似乎藏有很多的心事,为师希望你能早日看开。”方杉不禁佩服师傅的眼光,自己在打拳之时,将心中所有心事全然融入到拳法中去了,他正在为自己将如何对待陈婉,又将如何对待湘灵而苦恼,也为自己是要留,还是要走而苦恼,更怀着对父母朋友的思念之情,又藏着对安心地的疑惑与不解。
方杉决定向自己的师傅请教:“师傅,弟子一直有一事不明,希望师傅赐教。”陈单心中明白,方杉定是一个有秘密的人,否则,自己的女儿如此待他,自己夫妻两人又完全赞同,正常的男子,早就接受了,又怎么会像方杉这样,心中喜欢,却又犹豫不定,不敢下手。陈单说道:“杉儿,师徒之间,有事直说就可以了,不必犹豫。”
方杉说道:“师傅,如果遇到两难选择的时候,该如何选?”陈单笑道:“那就先选一个,看看自己心中的反应如何,若是心中不情不愿,就选另一个便是。若是如释重负,则就选这个吧,莫要受了其他影响。”方杉点头,但还是不明,于是又追问道:“虽然有一个选择会让我如释重负,可这个选择有违常理。又该如何?”
陈单此刻莫名的心眼通明,自如的说道:“违常理者,定顺天理,天理圆满无缺,常理则有失偏颇,常理若有违于心,应取天理。”方杉听了,豁然开朗,茅塞顿开。感激的说道:“弟子明白了,多谢师傅提点。”陈单心中愉悦,却也不知道自己怎么讲出这么高深的话来。
方杉心中考虑自己在陈婉与湘灵中犹豫不决,都是因为自己对陈婉心有欢喜,而对湘灵又留有余情,选择陈婉,自己身心舒悦,但是却良心不安,有违常理。若选择湘灵,自己却又心有不甘,有违己愿,更负陈婉之情,却合乎人伦之理。在天理与常理之间,自己一直都处在矛盾之中。可师傅的一番话,瞬间点醒了方杉,是啊,人理是天理的一部分,天理大于人理,自己取小而舍大,实在是愚笨。
不过话又说回来,天理,天赞同,人理人赞同,法理国赞同,若要做到天,人,国三者都赞同,实在不易。凡间之人,终日在这三理之间矛盾不已,终其一生郁郁而寡欢。若不忠于天理,天责罚。若不忠于人理,人责罚,若不忠与法理,国责罚。天,人,法三理实为一理,若能通达其中之道理,则终其一生,难有争议。孔子有云,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随心所欲不逾矩。其中的一种解释在于,孔子三十而通法理,四十而通人情,五十而知天道循环往复,六十而融汇贯通,故而随心所欲不逾矩矣。
方杉豁然开朗之后,立刻下定决心,今生今世,要常伴陈婉左右,让她成为最幸福的女人!至于回归现实世界的事,暂且抛到脑后去吧。
人总是这样,喜欢遵从自己所认可的那种理,方杉认可的是情理至上,天理次之,法理最次之。因为对于方杉来说,最能约束他的,就是一个情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