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杉细细一想,这话并没有错,如果手脚都有了自己的想法,如果手脚够聪明,知道配合头脑,那倒也无妨,但是如果这手脚自以为是怎么办?
要知道,自私,是每个大脑的特性。
方杉:“似乎并不是好事,若是心齐还好,若心不齐,就麻烦了。”
信仁子:“国家同样,一个国家只能有一个大脑。如果出来两个,纷争就少不了了。更何况,使民有智,就像全国上下,出现了无数大脑一样。每个人都只会为自己眼前的利益而行动。上传令,而下不达,国家必乱。”
信仁子这话让方杉猛然醒悟,人体,之所以能够维持百年的平衡,就是因为身体的各个细胞各司其职,每一个细胞,都为了能够维持整体的存在而牺牲自己。
而这个整体,也只有一个大脑,只由一个我来控制。倘若这身体里出来很多的“我”,那么分裂就是难免的了。
这个道理,对于国家来说,同样适用。国家为了维持自身的平衡,必然要让国家内部的声音统一,哪怕为此而牺牲一部分的人。
国,必然是从国的层面考虑问题。民,必然是从民的层面考虑问题。
治国者,首先要改变自己的思维层面。
这是正义的吗?为了大我的更好发展,而舍弃小我。方杉无法做出评价,只是他突然明白了中国政府的良苦用心。
资本主义的民主,已经从根本上决定,他们的单位是人。而社会主义的中国,单位是国。
对于维持国家稳定,必须使人民足欲而无知。足欲,则民不反,无知而民心齐。当然,民可以无知,国家不能无知。
国家的政府,就应该如同身体的大脑,带领自己的人民走的更稳,更远。
指点江山的时候,世界美的浑然天成。
面对现实的时候,世界冷的无比自然。
在慧文殿的高谈阔论,让方杉暂时远离了自己所背负的责任。也就只有在面对理论的时候,一切都那么轻松。
踏出慧文殿的大门,唐清不由的问道:“师弟,你与我一般大,为何总觉得你见多识广?”
方杉摇摇头,回答道:“因为你的心轻,我的心重。”
唐清若有所思,但不得解,便问仙羽。
仙羽看着方杉远去的背影,说道:“这还不简单,方师弟遇事长记性,你不长。”说着就快步跟上方杉。
“哎,我怎么就不长记性了?师妹,你得解释解释。”唐清思索片刻,也连忙追上去。
仙羽心想:或许方师弟遇事太执着,因执而重,因放而轻。可为什么,看到他这样子,却是心疼。
仙羽见方杉从慧文殿里出来以后,似乎就不太高兴了,也心有疑惑。
询问道:“方师弟,你怎么了?方才在殿里看你精神还挺好的,为何一出来就没精打采的?”
方杉还是摇摇头,回答道:“不知为何,心情沉重。”
方杉似图想找到自己沉重的原因,但几番思索无果,便也放弃了。
他突然有些思念陈宛,思念湘灵,或者说,他想有个女人,把她拥入怀里,似乎只有那样,心中的沉重能得到缓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