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6章 三针

全知全能者 李仲道 2611 字 2024-04-20

许广陵取针的位置,是手腕、脚腕,以及脑后。

这主要是为了方便。虽然无名山周边依然是一片绿意,看不到几片红黄的叶子,但从时节上来说,确实已经是深秋了,白天的温度,不到二十度。

就如此刻,许广陵判断若无误的话,周边空气中的温度应该是在十七点六度左右,正负零点一度。

这样的温度下,去除衣物,对这样的老人来说显然是极不适合的。

不过话说回来,不管取针在什么位置,对许广陵的针灸其实是没什么影响的,纵有,也是微乎其微,因为他针灸的本质,本就不是“针”,而在于“灸”。

一针通五脏,一针通五腑,一针通百脉,一针通百骸。

一针泽全身。

手腕、脚腕、脑后,这三个位置,其实也只是需要其中之一就可以了,另外两个纯属多余。

但许广陵这是做给其他老人及周边医护人员看的,只取一个位置,在效果出来之后那就太惊世骇俗了,虽然,取三个位置,结果出来后,还是会一样的惊世骇俗。

好在,从一开始,在这些老人眼中,在这些医护人员眼中,他也就本非寻常人。

所以,也没有什么大所谓了。

三针,三个位置,也只是把“惊世骇俗”的层级略微降低了那么一点点而已。

检查,两分半钟。

针灸,一样是两分半钟。

而针灸之后,效果一时之间其他人却是不知道的,因为在取了针之后,老人已经呼呼地进入大睡状态了。

因为心肺都不好的关系,所以老人睡着的时候是打着鼾的,并且有明显的杂音。

但许广陵还未给第二位老人作诊治时,在场好多人的目光便都直了,尤其是柳老先生身边的那些医护人员。——

就在许广陵取下了针不到一分钟之后,睡着的柳老先生,无意识地翻了下身。

他由侧躺变成了卧躺!

而变成了卧躺之后,从其脸上的神情明显看得出来,他的眉头先是微微皱了一下,然后又迅即舒展开,随后,便连呼吸,似乎都顺畅了很多。

==

感谢“书彘”的推荐票支持。

感谢“硒非”的月票捧场。

许广陵一直以来,相处的两位老人只是章老先生和陈老先生,时间久了,下意识地也就以为老人家就是这个样子,却未去想,这是两位“非典型”老人。

两位大宗,一位医学上的大宗,一位武学上的大宗。

两个开了窍的人,一个开了顶窍,一个开了顶窍兼两手心窍。

这样的老人,普天之下,估计也是屈指可数的。普通的老人,又如何能与他们相提并论?

此刻,在场的这些老人,从世俗的意义来讲,其实,也都不是“普通的老人”,他们又有谁不是养尊处优之辈?谁没有专门的生活护理,谁没有专门的医护人员?

但。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从生命的立场而言,他们和普通的老人一般无二。

生命并不因他们社会地位的尊荣而有所偏爱,睡有讲究,吃有讲究,护理有讲究,医治有讲究……林林总总,最后,该一身病痛的,依然还是一身病痛。

普通老人是什么样子,他们一样是什么样子。

不求大道出迷途,纵负贤才岂丈夫?

百岁光阴石火烁,一生身世水泡浮。

只贪利禄求荣显,不顾形容暗悴枯。

试问堆金等山岳,无常买得不来无?

这是道藏中的一首小诗,许广陵此刻想来,只是淡淡微笑。

不是居高临下。

也不是看透荣华。

而是,一切,又哪有那么容易?

若所谓的“大道”最终求不来,那所谓的求大道本身就是迷途,反不如贪利禄求荣显来得踏实。

只是,“形容暗悴枯”,这确实也是一个大问题。

至少,假若生命可以用金钱来换,如果存在这么一个转换通道的话,在场的绝大多数老人,估计都会拼了全部或至少过半的身家,来置换的。

生命都到了这个程度,金钱算什么?那真的只是王八蛋。

对在场的这些老人来说,一百亿、十亿、一亿、一千万,估计没有任何区别,当然,再少就不好说了,毕竟生活还是要有着保障,虽然他们大多数的花费,都有国家来支出。

也不排除他们中的一些,甚至不少,两袖清风。

许多老一辈,清白得连今人都不敢相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