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搞清楚了,那么您能不能给我介绍其它水晶碎片呢?
二号光之碎片扭曲魔方,既在你们手中,又不在你们手中,这要作何解释?”
诺亚微微诧异片刻,还是指向四号光之碎片说道:“它叫作疾影流砂,对外代号埃兰之怒。
东方博士,想必您畅游巴比伦通天塔底秘密神庙时,在冥典石碑中,已经看到了我们为您提供的一丝线索。
埃兰之怒不同于其它碎片,它没有固定形态,是由无数比砂砾还小的不规则几何体聚合而成,如同流水,可变化任何形态,所以我才给它起名为疾影流砂。”
东方晨眉毛微挑:“哦,一口气将上千巴比伦士兵制成干尸,好厉害的光之碎片哦。”
诺亚平静道:“它是有点脾气不好。主要原因是此物一直处于某种激振状态,每一个不规则几何体,都在单独做高频振动,使得整个疾影流砂看起来好似烧开的沸水一样,又像是一团极度压抑的火焰。
正因为此物具有如此特性,所以本身温度奇高无比却又不会烧毁接触之物,至于这其中的原理,在下也不明白。
此物既然又名埃兰之怒,自然有它的道理,一旦让其接触到人体,便会迅速侵入他们的体内继而流窜全身,同时激振与高温会在极短的时间内,蒸干他们全身水分。不过此物虽然凶厉,但只需足量的普通泥土,以及一些技巧便能完全将其封装控制。
埃兰的先祖,是雅鲁姆教一名德高望重的教宗,也是执政官家族一员。他与他建立起来的势力,如同古巴比伦一样,只是我们在大陆的一处生存据点而已。
至于二者后代之间的纷争,我们是管不着的。既然巴比伦人绕山偷袭,准备要埃兰的命,那么埃兰没理由不反击,被迫动用神器以示警告,也是情理之中的吧。”
东方晨只听得眼皮乱跳,看来在这帮净土流亡者眼中,普通人的生死连草芥都不如,只是优胜劣汰的必然过程。他们所在乎的,只有雅鲁姆教与神器的传承而已,必要的时候,连四大家族都可以牺牲掉。东方晨已经不止一次从诺亚话语中听出这种意愿。
在微微叹气之后,东方晨接着问道:“那么五六七八号光之碎片呢?它们又有何不凡?”
诺亚微笑道:“第五光之碎片名为旋锥六联,又名吉尔伽美什的黄金铠甲。
呵呵,东方博士,听到旋锥六联的另一个公开名号,您就应该想到,第五块光之碎片就在此地。而且,它从被找到的那天起,就一直披在伊什达尔首领吉尔伽美什的身上,从未曾脱下。
接下来是第六块碎片,它目前在印度,名叫半月·左,又名迦楼罗之翼。您看它的结构轮廓,像不像是一种什么禽鸟的半只翅膀呢?
既然有了半只翅膀,那么必然就会有另一半,它就是目前位于中国西北某处的第七碎片:半月·右。对外代号西歧之凤。
东方博士,先别忙着吃惊,我知道您出身中国,国籍也从来没变过。但您知道吗?中国除了西歧之凤,还有一块光之碎片哦。
它便是所有九份光之碎片中,最危险,最具攻击性的第八碎片:自由螺旋,又称东临之龙!
好了,所有的九块光之碎片,到此就全部为您介绍完了。
如果您还有什么疑问,只要我知道和能回答的,绝不留私!”
现在东方晨也深深怀疑这一切到底是不是恶作剧了。
只见三维投影的光幕中,九个形态大小完全迥异的物体一字排开,呈各个角度缓缓旋转着,以便让观察者不会漏掉一丝一毫。
诺亚指了指光幕中一段呈单螺旋结构的物体说道:“喏,东方博士,这个您应该很熟悉。它就是三号光之碎片,无限阶梯。我们对外号称它为巴比伦通天塔。
它现在就在您的身上,实物大小您应该再清楚不过,它的长度超过一米五,几乎是水晶078米直径的两倍,而且又是这种螺旋结构,试问我们要怎么把它组合在水晶身上?
这就是一号光之碎片:四维金字塔。它的棱长只有17厘米,但却是不折不扣的空间神器,其内部空间之广袤,您这两年来应该深有体会。这等一尘一世界的东西,实在超出我等理解范围。
它到底是水晶的一部分,还是水晶是它的一部分,我们根本无从知晓。”
诺亚等待东方晨对上述信息略作消化后,继续指向一段长条状的物体说道:“这是二号光之碎片:扭曲魔方。
当初摩西被拉美西斯二世放逐荒野,无意中找到我们设在外界的秘密神庙,苦苦哀求我们援救他的人民,于是出于种种有利考虑,我们将扭曲魔方交给了他。这就是传说中的摩西之杖了。
这东西有操控气流的能力,摩西拿着它用强风吹开红海海水最浅显的海岭,带着部族人民安然通过。而后又中断扭曲魔方能力,海水汇合,淹没三千拉美西斯二世追兵。两方都有背信弃义之举,他们狗咬狗我们也懒得管。
后来摩西活了一百九十岁而终,却迟迟没有归还所借之物。不单如此,摩西的后代与继承者居然妄图将扭曲魔方据为已有,这是我们决不能容忍的恶行。于是我们在西奈山降下神迹,枯竭当地所有水源略作惩罚,同时收回了扭曲魔方。并暗中扶持指引附近一些势力持续对希伯来人保持高压态势。
东方博士,稍后我会让专人指导您学会太阳金文,那样您就能读懂摩西临终手稿,彻底了解那段历史。”
东方路露出恍然大悟的神情,继而说道:“这么说,压根就不存在什么摩西之杖,只不过是你们借给他渡过困难的光之碎片。
扭曲魔方呢?现在在你们手里?”
诺亚点点头:“对,它是在我们手里,也可以说不在。这一点稍后我会向您解释。
扭曲魔方既然又叫作摩西之杖,那么您就应该想到,它充其量不过手杖大小,呈细长条状,这种结构体量,怎么能和水晶联系到一块呢?
如果您还没有察觉出其中蹊跷,那么请看九号光之碎片:十三涡汲环。”
说着,诺亚将手指向了排列在最后的一个圆盘状物体上。
“它是我们发现后唯一无可奈何的光之碎片,只能放任自流,派遣好手暗中监管保护。
因为它虽然一直维持着十三层圆环状的结构,却在无时无刻变化大小重量。最小时只有五厘米,能拿在手上当玩具,最大时却有七十一米直径,重量无法撼动。
它最初被发现在加勒比海湾一个小部落,当时那里是玛雅人的势力范围。每隔四年过一点,也就是同四维金字塔间歇期相同的时段,它会停止大小变化,直径固定在一个稳定值:二十三米,同时所有圆环展开,开始围绕中心点自由旋转和翻转。
虽然那些旋动翻转在我看来根本就是杂乱无章,但一定是类似于四维金字塔重新校正方位的功能。神奇的是,当地的玛雅人却从那些纷乱如麻的翻转中,发现了星星运行的规律。
所以,在玛雅时代,十三涡汲环也被他们称为祖鲁星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