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一章 欲望之门——声之门

两年时间一晃而过,整个天下也没有发生什么大事,如果非要说是大事,那么就是大明终于立了太子,不是慕容氏生的也不是陈氏生的,竟然是大明的首辅崔悔,这让所有人都惊得下巴都掉了。不过也没有任何人敢反对,楚云的威望就不说了,崔悔当了好几年的首辅也形成了极为庞大的势力,他的发小有从军的,有从政的,都成长为了大明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楚云或明或暗的怂恿也是他们壮大的原因,所有人这才知道为什么楚云对崔悔就如同亲儿子一样,才四十来岁就成为了一方大佬,原来真是亲儿子啊。也没有人怀疑楚悔不是楚云的亲儿子,实在是两个人本来长得就像,而且气质也越来越像楚云,本来就有很多人怀疑。

楚悔名义上的母亲清河崔家的崔樰被追封为了孝靖皇后,至于崔宁在几个月前死了,整个大明超过一半的官员参加了崔宁的葬礼,毕竟崔宁名义上是崔悔的养母,未来皇帝的养母去世,不管抱着什么想法,也没必要得罪崔悔。

楚云并没有参加崔宁的葬礼,哪怕恢复了原名的楚悔跪在楚云面前哀求,楚云也没有前往。崔宁死之前陷入了昏迷,昏迷之中崔宁叫的最多的名字却不是儿子楚悔和几位小孙子,而是楚云的名字。楚云听到崔悔的话,还是没有答应,只是下旨追封崔宁为一品夫人,不要说皇后两个妃子的名号都没混上,楚云一直到崔宁死都没有原谅她。

“一切都已经过去了。”楚云喃喃自语道,崔宁的死是楚云一手促成的,面对这个女人的死,楚云感觉放下了心中一个大包袱的同时又有些心痛。

圣武二十七年正月,楚云下令迁都,长安偏僻,无法同时顾及整个天下,因此下令迁都洛阳,而长安依旧是大明的西都。楚云的迁都是准备对付大明建国近三十年,长安残存的豪门世家,他们或者是心怀叵测或者是野心勃勃,藏在了繁华的长安城中,相互串联,成为了一颗极大的毒瘤。楚云正是在彻底放下权力之前,为自己的儿子铲除这个内患。

大明广开学堂,并且实行科举制度,把魏晋的九品中正制冲击的七零八落,大明新占据的地盘都严厉打击这个大家族,但是唯独长安还有不少的残留。他们敌视大明的制度,趴在大明身上吸血,仗着自己家族读书人多,混进了大明的体制之内。楚云早就让监察司和锦衣卫打探清楚了,正好借着这一次机会一举铲除。也就是自己身为开国皇帝,威望巨大能够压服群臣,换成楚悔上位,就不一定了。历史上唐太宗那么雄才大略,还不是只能跟世家妥协?直到武则天上位,才高举屠刀,把这些世家杀服了?

圣武二十七年,楚云正式迁都,随着第一批跟大明荣辱与共的爵臣离开,楚云终于亮出了獠牙。七十多个大小家族被抄家,数百个人头落地,多达数万的人被流放,整个大明官场竟然消失了三分之一的官员。但是这么巨大的变化,却没有引起大明的任何波动,大明立国二十多年,科举也举办了近二十年,什么都缺就是不缺当官的,大凉的寒门士子进入朝廷,随着这批新鲜血液的进入,整个大明官场风气一边,比起以前更加的清明快速了。

不管怎么说,当官的也是有很多真心为民的,大明高薪养廉,俸禄足够一家老小使用,而且贪污是重罪,一边是不用贪污就能养活自己,一边是抄家灭族,楚云相信敢为了钱不要命的毕竟是少数。

大明迁都洛阳之后,楚云下令楚悔正式担任监国太子,楚云退居了幕后,不过太子党也不能大权独揽,不说遍布军队的保皇党,就是文臣中也有数个党派的势力抗衡太子党,因此楚云想要收回权力,也只是一句话的事情。楚悔要想接班,还需要继续努力。

不管大明、大燕和大晋打的多么激烈,长安大明宫中的楚云都没有半点影响,王杰、谢艾、冉闵、鲁忠、冉良这些专门带兵的大将都派出去了,楚云相信论起带兵打仗,这群人都比自己厉害多了,他们都打不赢,自己就算是亲自带兵也没有什么用,还不如该怎么样就怎么样。

楚云花费了两个月巩固了一下自己欲望之门第一层色之门的使用,这段日子后宫这群嫔妃简直就是比过年还热闹,那真是身心舒坦,楚云玩弄女人的技术估计就是那些采花贼都比不了。不过很快楚云就转变了兴趣爱好,对于女人楚云仿佛一下子就没了兴趣,他的兴趣爱好变成了声乐。

不管是什么音乐方面的大师,楚云都大量召见,甚至于一些以音乐闻名的名妓也被楚云招来后宫,吓得崔悔等人还以为楚云不喜欢良家妇女,准备去祸害青楼女子了呢。不过楚云把他们弄来是真的在研究音乐歌舞,没有做出一点点有辱皇家威仪的事情,因此也没人说什么,毕竟楚云是皇帝,他有点爱好别人也管不了,当然了,那些怀着飞上枝头变凤凰的青楼名妓都十分失望。

楚云的学习能力很快,不管是琴、瑟、笙、竽,还是箫、笛、管、篪,楚云都很快就掌握了,几天的功夫就比自己的老师还要熟练,楚云说实话并不是十分喜欢音乐的人,以前在地球也只是偶尔听听那些神曲,对于古代乐器更是没兴趣。但是真的接触起来,就会发现,这些乐器能传承千年并不是没有原因的,很多时候,音乐能给楚云更美好的心境。甚至一些名曲还能够勾引起楚云念力的修行,一些乐曲的旋律竟然能让自己的念力产生波动,甚至于,楚云能感受到自己念力按照这个节奏修炼或者是对敌,能产生奇效。

楚云就更加的陷入音乐的怀抱中不能自拔了,楚云大肆寻找乐曲名家和一些失传的名曲,甚至于给大晋皇帝写信,让他把自己闻名许久的一些乐曲名家送来,要知道大明虽然是第一强国,但是在文化这方面,跟大晋拍马也不及。当年的刘琨倒是闻名天下的乐曲大家,可惜却早早死了,但是大晋跟刘琨一个水平的还是不少的。

知道大明皇帝又去研究乐曲了,大晋上下不敢怠慢,虽然两国正在交战,但是他们并不敢得罪大明皇帝,毕竟这一次大明和大晋虽然实际上发生了战争,但是双方并没有相互宣战,而且楚云一直都自认为是晋穆帝司马聃的长辈,每年都赐予他不少东西,整得就跟大晋是大明的小弟一样,但是即便是这么侮辱,大晋都没有反抗,当然他们也当小受当习惯了。匈奴汉国强的时候他们忍着,前赵、后赵强的时候他们忍着,现在大明比前面那几个更强,因此除了忍着也没别的办法。

因此大晋继给楚云选美女之后,继续发动全国之力给楚云寻找音乐大家,不得不说皇帝当成这样,还不如去死。前面桓温跟大明血战,你们在后面通敌,这样真的好嘛?

大战依旧在如火如荼的进行,虽然东西南北四条战线,但是所有人都知道,只要东线谢艾彻底攻占了青州,大战就会结束,大明虽然在冉良的指挥下,占据了荆州的一大块地盘,但是大明和大晋都知道,对方并没有彻底进行大决战的想法,大明是为了牵制大晋,而大晋也只是被动防守。

桓温表现出来了跟自己名声完全不相符的战斗力,在鲁忠的防御下,桓温十几万大军在徐州没有前进一步。历史上的桓温也是这么令人失望,他除了灭亡成汉的一战,一生中三次北伐全部失败,不管是面对后赵还是前燕,他就是那种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的代表人物。

而北线战场慕容恪和王杰各有胜负,双方虽然打出了真火,死伤都超过了五万,但是还是无法突破王杰的防御。慕容恪甚至派出了自己仅有的水军想要绕过王杰的方向,从大明军的背面攻击,全歼大明几十万大军。不过想法是好的,慕容恪的军事才能果然是不凡,但是就大燕那几条破船能不能完成绕过大明方向的任务暂且不说,就是请报上大燕就已经输了。在大燕头号“鲜卑奸”慕容运的帮助下,大燕上下已经被监察司渗透的跟自己后院一样了,于是慕容恪的反击计划没有丝毫意外的失败了。

王杰早就得到了消息,在沿岸布置了防守,不过不用大明发力,大海已经被大燕最沉重的一击。大燕四万大军坐着船在海上刚走了一百多里就遇到了风暴,几百条船沉了一半,当剩下的船好不容易上了岸,等待他们的是早就埋伏好的数万大军。大燕国四万军队基本上全军覆没,除了运气极好的,看到情况不对上船逃走热两千多人。但是四万人只剩下两千多,这就跟全军覆没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