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元帅不是傻子,中央政局他比谁都清楚,更明白张公博一直在明里暗里地损冷鸢,各派党争也从未停止。
只是领袖之道在于调和,让每个人能尽其才,有矛盾不可怕,有人的地方就有矛盾,只要调和得好,这种矛盾就会变成让整个国家机器前进的动力。
张公博此时说的这一连串话,想必有中伤冷鸢的意思,不能太过听信。
但是,却又不能不听。
自从冷鸢晋升上将以来,做过的“出格”事已经太多了,在北伐战争中甚至有了失控的一面,虽然这两年来老实了许多,要有大动作前都会征求长安中央的批准,但暗地里小动作也不少。
张公博的话里,声称冷鸢割据京首,要当董卓吴三桂那样的诸侯分裂势力,这显然是恶意中伤。
但鹰旗军的大肆扩张却又是不二的事实,麾下荒野战士比例增多也是事实,目无纪律轻视长安也是事实。
老元帅知道,冷鸢不是拥兵自重的人,但问题是,她确实又有割据一方的实力。
现在,尤其是在北境地区,士兵们只知道要听冷鸢的“将令”,从来不管长安的“帅令”。
北境敌对势力也是如此,从来只知道“鹰旗军”,不知道什么“共和红军”。
这种情况的加深,现在没事不代表以后都没事,历史上那些分裂疆土的诸侯,在造反之前,有几个会在脸上写着“我是奸贼”?
如果说老元帅此前对冷鸢一直是种放手去干,别捅破天就好的态度,那么在这一刻,当张公博谏言时,他的心中埋下了一颗种子,一颗对冷鸢提防的种子
“鸢,国之利器,亦国之凶器。重用,慎用。”——《元帅语录》
长安的最高办公室中,老元帅此时正戴着厚厚的老花眼镜,处理着一份份文件。
和两年前相比,夜以继日的工作已经让老元帅的老态更明显,本就花白的头发更似雪染寒霜,脸上深刻的皱纹也像岁月斑驳了时光。
这时,敲门声响起,老元帅头也不抬地说:“进来吧。”
一个瘦长的身影走了进来,将一个精致的碗在老元帅旁边桌子空闲的位置放下,沉声说:“大元帅,工作了这么久,歇口气,喝碗莲子汤吧。”
老元帅听到声音后抬起了头,看了来者一眼,他将笔一放,轻轻摘下了老花眼镜,有些意外地说:“哦,公博,怎么是你?京畿防御圈有什么要事禀报吗?”
“京畿防卫圈一切安好,红军将士正尽全力保卫首都平安。”张公博将莲子汤端到了老元帅跟前,恭敬地说,“属下是看大元帅日夜操劳,有些不忍,特命人采摘了自家荷池的莲子,细熬慢炖,来给您安安神。”
老元帅无奈地一笑,不好拒绝这份情意,就端起莲子汤吃了两口,边吃边说:“公博啊,有空学学扶苏,多干实事,这种事让其他人来做就行,你一个首都中将,成天想着熬汤怎么行?”
“大元帅说的是,我自当铭记。”张公博颔首致敬,随即眼神有些飘忽,试探性地问道,“其实,下属还有一事,不知当不当讲。”
也许是莲子汤味道着实不错,老元帅点了点头:“说吧。”
“下属刚刚面见洛忧回来。”
听到“洛忧”这个名字的时候,老元帅先是迷茫了一会,似乎没想起这个人,但很快就想起了那个让自己憎恶的名号,他将莲子汤一放,严肃地问道:“什么?这家伙在长安?”
“是,今日刚刚抵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