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冤家宜解不宜结,其实你跟小飞之间也没什么深仇大恨。如果大家都有渊源的话,那不妨让我居中调解,你们握手言好,这岂不最好?也免得真有渊源,大水冲了龙王庙,一家人不认一家人。”
他看样子却还是不信林旭的话,认为林旭的十路华拳也是有人教的,而不是他自己照书练的。
“师叔!”林旭还没接话,旁边的陈砚飞闻言,却是先有些不满了起来,转头向刘国明叫了一声。他本来是想让刘国明替自己出头,也教训下林旭狠的,好给自己找回面子的,结果刘国明现在却是打算劝架调和,这他可不愿意。要真想让他和解,那至少要让他在林旭身上打回来,先废这小子一条腿再说,竟然敢威胁自己。
林旭闻言,对陈砚飞的这称呼不由惊讶了下。原来刘国明是陈砚飞的师叔,这两人并不是师徒,难怪之前看起来,关系显得有点儿不对了。师叔的话,关系确实要稍微远一些。不过刘国明既然是师叔,那陈砚飞的师父,便应是刘国明的师兄了,倒不知是否也在此地。
刘国明闻言,转头向陈砚飞抬抬手笑了下,示意由他处理,让陈砚飞稍安勿躁,不要再插话。陈砚飞见状虽仍是不满,但想了下后,却也忍住了没再多说,只是眼神中仍有怨意。
像七大派这种大门派,一般都有些附属门派与势力,多数是由门下弟子所建立。比如最典型的,像少林、武当这种出家门派,不少俗家弟子只是来拜师学艺,不会长留派中,学艺归去后,有朝一日,另行建立了门派、帮会、家族之类。因为曾在门派学艺的经历,还多有联系,关系深厚,往往就会成为这家门派的附属门派与势力。双方互有结合,也是互帮互助,小门派可以托庇在大门派下,大树底下好乘凉;而大门派也需要些小门派壮壮声势,摇旗呐喊之类,有些不方便本派亲自处理的事,也可以转交给这些附属门派与势力去做。
华山派虽不是出家门派,但门派中这类弟子也不少。弟子拜师学艺,也不是全都卖身给门派了,艺成下山,闯荡江湖,有的就会自立山头,创建些势力,所以下面也有不少附属门派与势力。
而有些小门派,就算原本跟哪家大派没有渊源与关系的,为了寻求庇护,在江湖上更好立足,也会想办法拉上关系地去主动成为其附属势力。当然,这其中也有些原本是门派弟子出身,但之后自行建立了势力,却跟本门划清界限,不愿有瓜葛的。有的甚至还有因为什么事闹翻,反目成仇的,这类也有不少例子。但总体来说,大部分都还是愿意拥护在本门之下的。
刘国明话里的可能性渊源,就是担心林旭有可能是他们华山派下面哪个附属门派与势力的弟子,又或是原本在华山学艺的哪位弟子家人晚辈出身。无论哪种,真是的话,那打起来,就真成大水冲了龙王庙,一家人不认一家人了。他现在是想问明白,好避免这种情况。
林旭看着刘国明,觉着对方应该说的不假。点了下头后,他问:“那好,你有什么指教?”
说罢,又不由看了眼旁边的陈砚飞。若这刘国明真是华山派的弟子,那岂不是说,陈砚飞也很可能是华山派的弟子。因为陈砚飞的武功,应该都是刘国明教的,只是不知道刘国明有没有正式收徒。但陈砚飞既然能够修炼出内力,这种人各大派四处招揽都还来不及,华山派应该绝对不会去往外推。所以,答案很可能是。
可若说这两人是师徒,关系却又显得似乎有点儿不对。陈砚飞从进来开始,就没开口称过刘国明一句“师父”,而且刚才陈雅婷因为关心陈砚飞,担心刘国明没给陈砚飞接回脱臼的大腿时,对刘国明指责抱怨,态度也很不客气。若刘国明真是她哥哥的师父,绝不会是这种态度。当然,情急之下,这小姑娘口无遮拦,说出的话没过脑子,也是有可能的。只是,若刘国明与陈砚飞真是师徒,林旭还是觉得两人的关系有点儿古怪,不像师徒。
“敢问小兄弟师承何处?”刘国明闻言,又重问了这个问题。
林旭刚才故意问话,本来就是要避而不谈,不想回答刘国明的这问题,但不想刘国明却不放弃,又接着问了一遍。想了下,他道:“没有师承,也没门没派。”
刘国明闻言一笑,道:“小兄弟不想说的话,可以不说,何必说这种玩笑话。”
林旭闻言,也是不由一笑,道:“好吧,我不想说。”
他说的本来是实话,可这种话说出来,却一向没人信,所有人都认为他是有一个很高明厉害的师父指点,才能有这般成就的。
刘国明听了他这个回答后,却也没作追问,而是另问个问题道:“那不知你的华拳是从何处学来?”
林旭道:“我刚才说了,从书上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