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在对他们珍藏完身体属性之后,温德又开始试着进行深一步的数据挖掘。
首当其冲的,就是丹田气海的可存储内力量。
测量这个,主要靠的是张宇提供的一个小游戏:以单纯内力外放的方式推动一块石块前进,直到内力耗尽,用时与推动距离综合起来,便能对可以掌握的内力有个大概的估算值。
虽然仍不是十分精准,但勉强也能拿来进行参考了。
温德一样先拿自己当作衡量标准,在努力锻炼了一段时间后,他的气海丹田可存储的最大内力已经从最初的100提升到了174。
进展说起来不错,但在小成这个标准里依旧是垫底水货的程度。
楚云河的那些旧部,最低的内力值也有284,最高的那个,更是接近了三百五。
计算出内力总量之后,经脉的单位传输内力量与内力恢复速度便也不难求出。
温德饶有兴趣的去做了,虽然暂时还没有想到这些数据会有什么用。
不过在统计的过程,他也是有些发现的:同样的一门内功,因为修炼人的不同,表现存在相当的偏差。
比如说同一条经脉,传输内力的效率,竟然会相差超过15%——在经脉穴道全部打通,且对于内力的操纵精度几乎相同的前提下!
温德觉得莫名其妙想要寻找原因,后来还是被张宇提醒了。温德做这一切的时候,他一直饶兴趣的跟着,也提过不少的主意。这时就认为,大概是差的那人在最初修行打通这条经脉时,出了些问题。
究竟是什么还不能肯定,张宇就主动请缨拉着那人穿梭了一些自家师门的窍门。
经过一段时间下来,那人的那条经脉的传输效率果然有了一定幅度的提高。
这下,不止是张宇,就连马千良、陆放他们也对温德的试验统计有了些兴趣。温德就顺势对他们也做了测试,结果是大成中实力最弱的张宇,内力总量也超过600,而最高的马千良更有730多的内力。
但是相比于内力总量,内力传输方面,大成对比小成的差距就没有这么明显了。效率提高尚还不到20%。
但真的实战起来,战绩又完全是一面倒的。
哪怕楚云河的这些旧部,战斗经验不可谓不丰富。
于是温德继续研究观察,很快确认了几个原因:大成武者内力总量更多,既能在持久战中占据绝对的优势,同样也能更加频繁的施展威力巨大的杀招,使者小成武者很难招架,就能很快奠定胜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