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可怜天下父母心

说书老人摆摆手,让妇人不要急于表态,缓缓道:“紫霞山,是我东南地带二流垫底的山门,不过你若是觉得这紫霞山就不值一提,则是大错特错,

紫霞山出产的紫云石,是真正的天材地宝,别说是东南地带,便是整座天下,也只此一家,故而紫霞山地位超然,大家都愿意敬他三分,尤其是道家丹鼎派的宗门道观,与紫霞山更是香火绵延千年,有着很深的关系。

而老夫,不过是南方图书大院的修士之一,只占据着一座图书岛,弟子屈指可数,奴仆不足百人。”

妇人赵氏嫣然一笑,徐娘半老,风韵犹存,“我与那紫霞山女子的差距,便是她与仙长你的差距,我怎么可能让赵毅放着洞天福地不去住,跟随那女子去田地里刨食吃呢?”

说书老人爽朗而笑,突然记起一事,沉声道:“那少年身世如何?赵氏,你往细了说,以防万一。”

妇人愣了愣,捋了捋鬓角发丝,这才轻声说道:“那可怜孩子叫赵阳,好像刚来小镇不久,不是镇上土生土长的人,他跟我关系还很好,只不过他模样一般,但是性子是真好,

我好像还从没有见那孩子和谁红过脸,他那相貌虽然上不了台面,不过那少年烧酒手艺不错。

当初如果不是村里酿酒的金师傅死得早,

指不定熬个二十年,赵阳他就能当上那座大龙酒窖的掌门人。

金师傅至于是怎么死的,有说是那个暴雨夜,怕断了烧酒的窑火温度,匆忙赶路,一失足跌入了溪水,也有说是去砍柴烧炭,贪图小便宜,闯入朝廷封禁的山头,给野兽叼进深山老林了,总之,尸体都没找着。

金师傅这男人,几棍子打不出个屁的闷葫芦脾气,一生都无子女,但是对自家徒弟倒是真好,每次回镇上都要捎带些小礼物,小鼓、糖菩萨、老碎瓷,大体上来说,那一家两口,在男人死前,还算安稳。”

“金师傅死了后,他婆娘大概是有了心病,精神气很快就撑不住了,本来就不结实的身子,说垮就垮,不到一年时间,就病倒了,瘦得皮包骨头,看得我们这些老邻见了都发慌,完全认不出是当年那个顶水灵的俊俏女子了。

那个时候,就是赵阳那孩子照顾着她师母,那么点大的孩子,买药熬药、烧饭炒菜,什么都做,

为了省钱给她师母买药,有些容易见着的药材,便漫山遍野找去,多了,就卖给药铺。”

“估摸着有次是吃错了药草,背着背篓回到金城路泥土街的时候,那孩子突然就摔在地上,口吐白沫,满地打滚。

吓得我们以为这孩子,就这么没了。当时我婆婆还在世,就说这孩子和他师母都走了才好,省得留下谁吃苦,都走了,在阴间还能有个团圆。

后来,孩子不知怎么,自己就好了,扛过了那场病,只是孩子他师母还是没能熬过那个冬天。

哦对了,仙师,赵阳那孩子是五月初五生的,咱们小巷老一辈的街坊邻居都说,这算是一年当中最不吉利的一天了,很容易招来脏东西,还会连累家人,

所以那孩子的师母走了后,金家里已经找不出一颗铜钱了,世间额度早就用完了,

而赵阳甚至将那些个他师傅送的小物件,几乎都去小镇别处地方,找那些同龄人换了吃食……”

妇人说到这里,老人终于开口说话,“五月初五?有点意思,容我算算。”

五指掐诀,袖有乾坤。

见妇人发呆,老人笑道:“你继续说便是。”

妇人哦了一声,“念在那么多年邻居情分上,我们这些住在金城路泥土巷上的人,虽然不太敢把赵阳往自己家里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