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蹲下身,双手抱着头,这一次没有挠头。
年轻道人低头看着那个瘦小的身影,“罢了罢了,为了救人,贫道欠你一次人情,本想着能赖账是最好,不然剩下点放在来世再说,如今看来,还是全部都还你,以后就两清了。
贫道与你说三件事,你一一记清楚,第一件事,是等陈姑娘身体好些,带着她去小镇外南边溪边,找一对姓金的父女,切记,是带着她一起去,否则你自己去一百趟都没用,去了之后,哪怕死皮赖脸撒泼打滚,你也要争取做他们的帮工学徒,挖井搬石也好,铸剑打铁也行,总归都是找到了一处荫凉的落脚处。
如此一来,陈姑娘也算是还清了你的人情,你也别觉得自己是占人家便宜。”
“第二件事情,是五月初五之后,你要经常去廊桥底下的小溪,捡石头也好,抓鱼摸虾也罢,随你,总之经常去,心烦意乱的时候去,心生感应的时候,更要去,至于收获如何,以你的那点机缘,天晓得,但好歹是‘勤能补拙’了,若是这样还一无所获,你小子也就认命吧。”
年轻道人说完两件事后,开始推车,看到那个少年仍然蹲着不动,只不过面朝自己,“起来帮忙!”
少年起身后,去帮着推车,好奇问道:“不是说好三件事吗?”
年轻道人冷哼一声,“早就跟你说了,自己想去!”
少年愕然。
之后道人又叮嘱了一些事情。
“那些铜钱挺精贵,好好留着。”
“接下来一段时间,少出门。”
“多笑笑,总板着长脸,模样又不英俊,你小子给谁看呢?”
絮絮叨叨。
年轻道人倒像是个长辈了。
将车子弄出院子,少年说他来推出泥瓶巷,年轻道人也没有拒绝。
一前一后走在小巷里,道人最后说道:“有句话,还是说了吧。按照贫道推算的命数来看,你爹娘早逝,并非你的过错。”
年轻道人停顿很久,直到推车马上要离开泥瓶巷,这才轻声说道:“不但如此,你此生命途坎坷,还是受累于你爷爷。”
少年默不作声。
最后年轻道人坚持不让少年送行,独自推车向东门远远离去。
回首望去,少年依然站在小巷口,朝自己使劲挥手,笑脸灿烂。
全然不像是一个将死之人。
因为,自黑衣少女来的那一刻,和刚才她看他,他看她的眼神,在少年的心中,他就想过了: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和无奈,还有远方的梦想和跟前的姑凉……
未完待续………………………………………
敬请期待……………………………………
(122)远方的梦想与跟前的姑凉
这世间怎么会有如此憨傻之人,连对白都这么搞笑,少年是不会说话,还是傻的可以,少女之名是真这样取的还是她故意说笑,这就不得而知了……
但是,少女不知道少年从小无父无母,是和爷爷一起长大,当别人问他的父母时,他也不知道怎么回答,所以才有了前面的尴尬,但是他一想到还有爷爷,自己现在也活得好好的,就一下子坦然起来。
而少年也不知道少女的爹娘确实是这样给她取名字的,她的这个说法也是发自内心的!
少女在听到少年说着说着没有后语,一愣一愣的和自己介绍,倒是不觉得有什么不妥。
可屋子里年轻道人就实在是忍不住哈哈大笑了起来。
接着,年轻道人发现气氛有些不对劲,连忙转移话题:“绿水潭龙鳞柽的嫩叶,哦,在咱们这儿就叫三春柳,它的叶子采摘时候不对,晚了七八天。还有这包龙飞草,俗名叫姑娘腰,研磨粉末的时候也太马虎了,还有这纸堆花,杨家铺子更是不像话,说好了三两,怎么少了一钱的分量?”
年轻道人竹筒倒豆子,挑了一大堆毛病,几乎就没一样是满意的,感觉像是跟杨家药铺有什么私人恩怨,最后来了一个大转折,盖棺定论道:“这铺子掌柜的良心给狗吃了,不过桌上这些药材,煎药救人倒是够。
当然了,这主要归功于这位陈姑娘的身体底子好,跟杨家铺子至多有个半颗铜钱关系。”
年轻道人一拍脑袋,摊开一张素白纸张,一边提笔写字,一边叮嘱道:“差点忘了,贫道这就再给你写一份煎药的方子,这是件实打实的细致活,赵阳啊,你可马虎不得。
贫道这药方既是疗伤,同时也能固本培元,是兵家在立于不败之地的前提上,以战养战的上乘路数,而且好就好在性子温,不伤人,顶多就是所耗时日多一些,多买些药材,无非是开销银子的事情。
何时武火急煎,何时文火慢煎,贫道都已详细写在纸上,甚至什么时辰煎药,也有讲究,总之,接下来一旬,陈平安你多辛苦,男人嘛,本就是扛担子的人,要不然怎么会有顶天立地大丈夫一说?切不可推脱责任,白白叫人家姑娘小看了去……”
说到“顶天立地”四字的时候,年轻道人不易察觉地摇了摇头。
一副药方不过半张纸,如何煎药倒是用了两张纸,字体是很平常的小楷,方方正正,规规矩矩。
赵阳有些着急,问道:“道长难道之后就不管事情了?这种生死大事,道长是不是亲自盯着更稳妥些?”
年轻道人无奈道:“贫道这就要离开小镇了,南涧国境内有贫道这一脉的宗门,有个典礼要召开,贫道想去亲眼看看。”
赵阳更加无奈,“道长,可是我不识字啊!”
年轻道人愣了愣,笑道:“没关系,宁姑娘认得字,煎药之前,你多问她相关事宜便是。”
少女点头。
赵阳还想要说话,年轻道人猛然记起一事,从袖中掏出一枚青玉印章,小巧玲珑,对着印面轻轻呵了一口气,然后对着书写药方的那张纸,重重按下,从纸面提起印章后,颇为满意,收入袖子后,年轻道人连同其余两张纸一起递给赵阳,“好好收着,小镇上书籍多是私人家藏,你购买不易,如果真想学字,可以从贫道这副药方学起。”
年轻道人向少女笑道:“一叶浮萍归大海,人生何处不相逢。陈姑娘,那咱们后会有期?”
黑衣少女正色道:“叶道长,后会有期!大恩不言谢,将来只要需要在下帮忙,可以飞剑传书至倒悬山,只是道长记得,千万别忘了署名‘叶落’二字,否则倒悬山未必会允许飞剑进入山门。”
听到倒悬山这个称呼后,年轻道人显然有些惊讶,欲言又止,少女微微摇头,他很快领会心意,也不再刨根问底。有些事情,对屋内少年而言,不知道更好。
年轻道人率先离开屋子,不忘拉上少年的手臂,“赵阳,贫道最后与你说些话。”
赵阳先将那包裹放在床上,跟黑衣少女说是新买的衣裳。
之后两人来到院子后,年轻道人直接低声问道:“以你的记性,想必早已认得第一副药方上的字,再加上隔壁就住着个读书种子,‘不识字’这个说法,不是你拦着贫道离开的真正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