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道真的只有等到梦醒那一刻,才可以确定这是梦吗?
如果是这样,那么自己的思考,不就是一个笑话吗?
袁长文站起来,再次来到窗边,此时正值夜深,偶尔几辆车驶过,带来寂静中的些许嘈杂。
有可能在梦里也知道这是梦吗?
清明梦!
袁长文自己就有过好几次的清明梦经历,知道自己在做梦,知晓自己正在梦里。
那么,如果现实是一场梦,自己可以知晓。
如果现实不是一场梦,自己更可以知晓它的真实性。
这并不需要更多的知识,也不需要更久远的时间。因为知识本身就诞生于这个梦境,无非是对梦境的各种现象的合理解释。
但有没有可能,梦境的种种现象本身就不合理?
不对不对,我现在已经把现实认定为一场梦境,这种对比毫无意义可言。
袁长文看着楼下的路灯,微黄微黄,照亮一小块地面。
那路灯,真的属于“无法确定真实”的范围吗?
我看着它,如此真实,我还可以触摸它敲打它,这一切不都是证明它的真实性么?
哼!
那只恶魔又开始想要欺骗我吗?!
路灯存在,但并不能说明它的真实性。
如果还不够,那么,事实上,我并不能直接感知到路灯本身。
我能感知到的,仅仅是大脑神经的电信号。甚至大脑神经的真实性,都无法确认。
我感知到自己有个大脑,这跟想象自己有个大脑,毫无区别。
至于路灯,不管是视线还是触感,都是神经系统的反馈。鬼知道它的反馈,是否代表真实性?
就像超级玛丽,遇到台阶必须跳上,否则无法通过。
但,那个台阶是真实的吗?
我们不可否认台阶的存在,可是台阶的真实性,我们无法确认。
甚至台阶本身是不是台阶,也无法确认。
所以,一切客观事物,都属于“无法确定真实”的范围。
“但这有什么意义呢?”
老婆的声音,从背后传来,“既然无法确定真实,那么它是不是真实的,有什么区别呢?反正你没法确定,把杯子当作是虚假的,或者是真实的,有什么区别吗?”
袁长文:“怎么还没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