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是受虐倾向么?
有没有可能,主动进攻呢?
袁长文想了想,还真有,就是拿笔写。
检视自己脑海中自我定义,然后写下来,接着进行探究看看最深处究竟是啥。
仅仅用脑子,会想着想着就跑偏,必须写下来,会迫使自己集中注意力。
一个自我编织的定义,然后开始提问,一个问题接一个问题,直到最后。
袁长文决定,到了精神病院,得要点笔和纸。
咦?
怎么突然感觉些许轻松?
妈蛋啊!
又是怎么回事啊?
刚才还莫名有些难受,现在又突然有些轻松。
喂,情绪,你交过路费了吗?
还有那些自我编织的定义,你们交房租了吗?
靠!
之前想着未来,如此如此恐惧,没有工作没有收入,出院之后被人鄙视。
但现在,除了轻松还是轻松,完全感觉不到未来的恐惧。
妈蛋啊!
看清楚了吧,事情什么都没有改变,自己内心变了整个世界就变了。
自我编织的定义啊,你们又给了我斩杀的动力,这种随意拉扯,老子不干了!
别想着保持这种轻松,因为,“我害怕恐惧,所以要保持轻松,以免自己再次陷入恐惧。”
依旧是恐惧在推波助澜,依旧是基于恐惧的选择。
这种轻松感,会给人一种幻觉,仿佛天下之间再无敌手,只要自己想做什么就能做成什么。
无所畏惧,天人合一。
于是,有相同经历的人开始一起追逐这种轻松,鼓励大家丢下恐惧,迎接天人合一的怀抱。
可惜,这不过是恐惧的换装表演罢了。
两者对立,选择任何一方都是陷进,唯有两者都不选,才是摆脱情绪的道路,才是斩杀自我定义的方法。
“哈哈!恶魔,你骗不了我!”
刚说话,袁长文的得意消失不见。
因为这句话已经说过很多次了,每次都认为恶魔骗不了自己,但事实上恶魔每次都在欺骗自己。
或者说,自己一直就处于恶魔的欺骗当中,只是这种欺骗有很多层。自以为剥开一层,就是清醒,其实依旧处于恶魔的催眠中。
有点像《盗梦空间》的感觉。
“好吧,恶魔,我承认你能骗我!”
“闭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