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
那我们就耗一耗,看看是你的备用电池时间长,还是我的生命时间长。
不再跟随情绪编故事,切断你的能量来源,看你能撑多久!
话虽如此,但思维的不可控制性远远超出想象。就在刚才那个瞬间,袁长文的思维就开始跑偏。
想着室友恐惧女人究竟是个什么恐惧法。
想象着自己离开精神病院,完全变了一个人,开始有记者来采访自己。
紧接着,又想象如果当初没有开始,现在的一切会不会好很多。
这不是编故事?!
袁长文赶紧拉回思维,将注意力集中在内心的情绪上。
恐惧不见了。
刚才袁长文编故事,已经让恐惧获得能量,自然也就不需要继续存在了。
靠!
等于是这场战斗自己又输了?
连使出招式的机会都没有,什么臣服,什么傻逼背景,统统都还没上场!
唉,二十多年的习惯,真尼玛难改。
对未来制定计划,这是多么正常的事情啊!
破除这个习惯,却是相当费劲,至少袁长文还没有哪次跟恐惧交锋的时候,是一瞬间便觉察出来,然后不去编故事。
不过,如果没有计划,对未来就是迷茫的。
迷茫并没有什么问题,因为自己掌控的信息太少,迷茫是很自然的一件事情。
问题在于,我迷茫但觉得自己不应该迷茫。
这,才是产生一切焦虑的根本原因。
袁长文突然觉得,这一切,什么人生什么斩杀,这一切的一切,根本就没有什么好思考的。
“我存在”就是唯一的真实,就此打住,其余的一切都不是真实。
就这么简单的东西,自己怎么如此磨蹭!
一会又被这个想法恐惧,一会又被那个想法恐惧,到底在干什么?
什么自我定义,与现实互动,什么情绪拉扯,不是已经想通了吗?
为什么还在这里,时不时出现一下?
还有那能量电池这个说法,是在炫耀自己的语文功底吗?
如果说斩杀自我定义,就像跳崖一样,那么自己选择的一定是爬下悬崖。
时不时还想想离自己不远的崖边,想想自己在崖上日子。
松手!
跳崖!
是自己不够狠吗?还是自己不够勇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