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还想象着恐惧这个妖娆女子已经求饶,现在看来,缓兵之计?欲擒故纵?示敌以弱?反正我被同样的内容袭击了,整个人如同行走在狂风巨浪之中,左右摇摆根本无法站稳。
首先,我将这种事情的发生,定义为“不好”,这就是恐惧的基础。如果我知道,家里被偷光了,会换来一个崭新的人生,我还会恐惧没锁门之类的吗?
其次,归根结底是关于角色属性,自己认可某些事情属于真实,认同这些事情可以表达自己的角色,认为这些事情跟自己是密不可分的。失去之后,当然会恐惧,哪怕只是想象自己失去。
还是那句话,恐惧的内容根本不重要,说服自己“恐惧的内容其实并不恐惧”,这毫无意义也并非斩杀。因为恐惧本身就是角色,只有让角色死去,才是摆脱恐惧的最好方法。
恐惧“无我”,因为角色不是“我存在”,角色的思考、身体、事业、道德等等一系列的东西,都是虚假的。想象没有角色,就没有这份思考,自己再也无法思考也无享受世间的一切,这种恐惧难以描绘。
曾经的自己,一想到死亡,就会浑身战栗。后来,却对于死亡不屑一顾,因为角色已经很庞大,庞大到无时无刻不在发出背景噪音。而我在这份噪音面前,任何思考都显得苍白无力。
这跟得失无关,而是角色属性的摧毁。如果角色失去了某种属性,然后立刻又可以建立新的属性,那么恐惧自然就会消散。当角色没法构建新的属性,只能眼睁睁被斩杀的时候,恐惧就会无比强烈,以至于让人动弹不得。
比如,“我是一个充满爱心的人”,那么当我无法做出符合这个自我定义的行为时,我会难受会纠结。但很快,我就可以新增一个自我定义来缓解难受,“我的善良必须有点锋芒。”
再比如,“我是一个写小说的人”,当关于小说的一切发生时,被屏蔽、情节被砍、看官稀少之类的,都会让这个角色属性显得毫无意义。额外再牵扯金钱,本来就不多的全勤奖被扣掉,更是恐惧不安。
我把这些当作我的一部分,失去的时候,自然会有如割肉一般疼痛。但事实上,我根本与袁长文这个角色毫无瓜葛,他所拥有的所在意的,关我屁事。
因为这份思考属于角色,哪怕模拟成“我存在”的模式,依旧只是模拟。电影光线可以模拟成电影屏幕,但其本质依旧是光线。所以,我依旧会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