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怎样粉饰,都无法否认这一点,就是所有道理只是一个片面的分析以及一个片面的结论。这跟看法和见解同理,都是一种扭曲而已。
像什么善良要有点锋芒,什么女人要多读书,什么三十岁之前一定要做的事请,这些狗屎居然深受曾经的我的喜爱。真是搞不懂,曾经的我竟然弱智到会把这些东西当作真实,会紧紧抓住不放手。
最扯的是,母星时代的大圣人,孔子先生曾说过“三十而立”。这句话被多少人奉为圣典?哪怕是星际时代的帝国,依旧广为流传。
脑子有问题吧?有什么资格规定“三十而立”?凭什么我就要相信孔子的话?凭什么这句话就不能反驳?凭什么别人可以引用这句话来教训我?
为什么“三十而立”?
谁能回答这个问题?难道就因为流传了几千年,就因为是孔圣人的话,所以就是对的?还有什么比这更荒谬的想法吗?
“大道废,有仁义。”
如果老子先生确实触摸真实,那么很有可能说出这句话,也很有可能想要表达儒家的东西就是一坨狗屎。
儒家的玩意不过是古代朝廷方便管理,所以才会推崇的东西。这种人为的扭曲,就是让大家好好生活不要闹起义。各种限定放在那里,甚至变成人才选拨的玩意。
这是什么人才?当然是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什么叫对社会有用?当然是能够一起建设社会,一起巩固社会,一起让社会平稳的人才咯。
社会平稳,老百姓可以过上好日子。现在社会非常平稳,请问老百姓真的如同生活在天堂一般吗?
扭曲就是扭曲,不管说的什么内容,不管是再怎么圣人讲的,依旧逃不出虚假的事实。
坐在那里想象,一个人具备怎样的品质,可以有助于社会。想出来之后,社会大力宣传,因为这些品质确实可以有助于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但是,正因为如此,所以才是扭曲才是虚假。
难道没有人觉得很扯淡吗?难道没有人觉得这些东西就是一坨狗屎吗?
凭什么,这三字小孩子问得最多,大人却根本不好解答。
一般而言会有这些回答,“为了生活,没办法”之类的无奈,或者,“等你长大了,到了社会你就知道了”之类的高高在上,或者,“你还小,不懂”之类的不屑。
事实上,我只能说“在我知道的范围内,事情是这样的”,但不会有人这样说,因为显得自己很无知。
“在我知道的范围内,为了生活没办法,不得不做一些很狗屎的事情。”这句话的潜台词,就是我知道的并不多,所以才会这样认为。没人敢说自己知道的范围就是整个社会,就是绝对的真理吧。
通过各种仁义来进行人生的扭曲,而不是让“道”来驾驶我的生命之船,怎么可能不辛苦怎么可能不操心?反正我是不会相信脑子里的扭曲,宇宙给角色的,就是最好的。
因为在害怕生活,所以才会有各方面份的疑问,才会有各种恐惧,才会想尽办法来控制来扭曲人生。越想越觉得可笑,努力让人生按照“我认为”的好前进,每次选择都是选择“我认为”的好,有什么理由认为这些选择最后就能让人生成为我预想中的那样?
或者,当人生成为预想中的那样时,自己真的死而无憾吗?
想要触摸真实,就必须丢弃虚假。谈什么三十而立,什么事业发展期,什么业余时间决定人生高度,听着就觉得恶心。
人生高度?这尼玛是哪个星球来的?谁在测量?谁在规定测量依据?
又是谁在点头称赞这些扭曲?又是谁紧紧抓住这些不放手?
我。
硬生生将“人生”这个根本不明白是什么玩意的东西,强行转变为自己可以理解的东西,要么追求事业追求金钱,要么追求闲云野鹤追求清闲。不管将人生的意义说成什么,都是扯淡和扭曲。
人生无意义。
当然,活着总得做些事情,所以根本无所谓。这些不过是角色的行为方式,不过是那份觉察无聊之作,都是虚假不存在的。何必被恐惧牵绊,何必将别人的理念当作宝贝紧抓不放呢?
不要再问什么生活吃饭的问题,这种被恐惧拉扯而假装深邃的问题,就是一坨狗屎。哦不,连狗屎都不如,至少狗屎还有些用处。
而那些问题呢?也许束缚人生,勉强可以算是用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