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道证明客观事物存在,这是一种极端?我怎么知道杯子是真实存在的,这难道是一种钻牛角尖?
为什么一个普通的问题,会被定义为极端或者正常?难道忽略这些问题就是好样的?难道仅仅是因为大家都不问,所以我一旦问了并且去追寻答案,就变成钻牛角尖?
怎么会出现极端、钻牛角尖这种说法?
生活需要糊涂,狗屎!
就是想说,不要去问这些问题,要去想想怎么赚钱,怎么成功才行。当我问这些问题时,会被认可为积极向上,拥有上进心,是一个奋斗青年。但是,问自己我是谁之后,就会被判定为吃饱了没事干,而继续追问则会被认定为精神病。
我现在已经无法理解极端这种词汇,事情就是这样,怎么会有极端这种说法。难道视而不见才是对的?忽略不问才是正确的?
还想着找个比喻来解释,算了,这些比喻为了谁?我自己知道自己明白就行了,又不是要讲课,又不是要负责别人是否能够轻松听懂。
怎么会有极端这种说法,真是奇怪了。但更奇怪的是,曾经的我可以毫无障碍的理解极端这种词汇,现在的我却无法理解。
这算是一种前进吗?
袁长文不知道,也许是,也许不是,完全有可能是一种假象。
我还没有完成,所以说什么都是扯淡。
那就不要说,继续前进。也不知道前面会发生什么,还会这样停不住的哭泣吗?还会难受轻松交替吗?会有完成的那一天吗?
不就是因为说太多,所以才根本没有前进,因为我都在思考如何表达而非如何斩杀。
真是的,到处都是陷阱呐。
没有疯狂,没有霸气,没有誓言,没有勇往直前,没有坚定不移。
反而,是难受和轻松交替,自己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有时,莫名其妙的哭泣,莫名其妙的难受,莫名其妙的忧伤。有时,如同小孩子一样,莫名其妙的想跳舞,莫名其妙的想笑,那些花儿树儿都在跟我说话。
这根本不是我可以决定的,也不是我主动选择的。角色就是一个容器,被这些东西轮流霸占。有时,悲伤低沉的如同冰窖,小孩子看见我会被吓哭,狗狗看到我会莫名的乱吠,尽管我只是站在那里什么也没做。
有时,轻松弥漫在全身,那种由内而外的散发,不是什么喜悦、成就之类能够比拟的。那个轻松的状态,仿佛才是人生真正的状态。
当然,也不可能永远轻松。若是一辈子都是如此的话,那么轻松感也不会如此之强,仅仅变得自然而然。就像我一直背着负重前行了几十年,突然丢下负重,当时的感觉肯定非常明显。
但几年之后呢?那阵轻松感还剩多少?
我从来没有在意过自己走路的样子,那种没有负重单纯走路的样子。只有背着负重丢弃负重之后,才会觉得轻松。而在平时,谁会感恩自己双肩没有任何负重呢?
没有什么好抓住的,也没有什么能够抓住。
既然是幻觉,那么就好好享受,反正无论如何,角色都没法触碰真实。只要袁长文这个角色还活着,那么行走在世界上的就是虚假。
除非,自己处于那份觉察的位置。
但是,如果自己处于那份觉察的位置,又怎么可能行走在世界上呢?
忍不住的流泪,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有些恍惚又有些无助。因为这个事情完全超出了大脑的认知,虚假怎么可能认识真实呢?理论上的认识有什么用?
无法触碰就是无法触碰,这是虚假世界存在的唯一标准。
因为虚假根本不存在啊!又要拿什么去触碰真实?
那份觉察就是一切,所以不是“那份觉察”的东西都是不真实的,都是不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