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就一直在事物的对错之上旋转,却从未考虑事情本身的对错来自哪里?更不会去思考事情本身究竟是个什么玩意?
真是奇怪了,我明明不知道妻儿的真实性,却总是毫不犹豫将她们当作真实。这种习惯是从哪里来的?为什么要丢掉这种习惯却是如此艰难?
我不知道谁在讲话,我也不知道谁在思考,不知道这个身体怎么会动,不知道为什么视野中的画面会变化。都是此刻觉察到的内容,为什么要将内容当作真实,而完全忽略那份觉察呢?
可恶啊!这么多年来的习惯根本改不了!
不对!
我为什么要强行改变角色的行为呢?把“我是追求真实的人,斩杀之后的状态才是我的行为”这个自我定义放在脑子里,然后开始无意义的模仿行为。
这跟所谓的“放下执着”是一个道理,强行让角色放下执着,但根本就是将“放下执着”变成一个炫耀点。什么我已经放下美女,只差放下金钱之类的屁话。
那么,我要跟之前一样,直接看到行为背后的虚假,直接看到脑子里扭曲的荒谬。这样一来,自己就不会将觉察到的内容当作真实。
而不是,强行只关注那份觉察。
事实上,我就是害怕失去妻儿之后,没法找到更好的女子。另外,也会舍不得之前的种种甜蜜。可是,诡异的是,那些甜蜜只是脑子里的记忆而已。
先不说,脑子里的记忆是否真实的问题。就算脑子里的记忆是真实的,那么这些所谓的甜蜜也仅仅是脑子里的记忆,无论我跟妻儿关系如何,那些记忆依旧是记忆啊。
所以,为什么一定要拥有妻儿呢?
安全感,我会认为宇宙充满敌意,于是才会去寻找安全感。如果整个宇宙都是我的,那还需要什么安全感这种说法呢?
另一方面,妻儿的存在已经是袁长文这个角色的角色属性,于是失去这个角色属性相当于让袁长文这个角色受损。
好难受。
不是斩杀带来的难受,而是想起自己的妻儿似乎已经远离自己,带来的难受以及情绪低落。
为什么还会这样?
袁长文有点难以置信,这是不是表示自己还没有斩杀妻儿?是不是意味着妻儿依旧占据着脑子里的位置?
可是,这只是袁长文这个角色在难受而已,跟我并没有太大关系。
而且,为什么我会认为“斩杀之后就不应该难受”?
这种想法就意味着,我认为斩杀之后就会变成大理石般雕塑一样,毫无情绪毫无波动之类的。这仅仅是一种猜测而已,毫无逻辑的猜测罢了。
我怎么会知道斩杀之后的状况呢?而且,角色永远没法触碰真实,所以角色其实怎样做都无所谓。关键点在于,停止相信这一切的真实性。
也就是说,我依旧在相信妻儿,依旧在相信所谓的幸福生活一家三口,依旧在相信袁长文这个角色的真实存在。
该死!
为什么还要欺骗我?为什么自己还要自愿被欺骗?
大谈什么斩杀,高声宣扬唯一的真实就是“我存在”,但自己就是卑微的蠕虫,根本就不敢对自己进行斩杀。只是用语言不断的绕圈子,算什么狗屁前进?!
没错,袁长文这个角色做什么都无所谓。但是,我却没法认为自己做什么都无所谓。
我会想要抓住一些东西,会不愿意丢失一些东西,如果袁长文这个角色做什么都无所谓,那么我就应该有无所谓的态度去生活。而不是,仅仅在跟别人炫耀斩杀的时候,才说什么角色无所谓之类的屁话。
所以,我要斩杀自己在意的东西,因为那是我当作真实的部分。如果我将整个世界当作虚假,那么怎么会出现好难受的情绪呢?也许会遗憾,也许会可惜,但终究只是一瞬间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