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起来是有个社会,是有个宇宙,也有很多角色在其中行走。但是,这些都是局限的存在,也许本质是真实的,但其显现出来的局限是虚假的。这些都是觉察到的画面元素而已,我根本无法确认这些画面元素究竟是什么鬼。
袁长文感觉有些混乱和不舒服,也谈不上混乱,但似乎正在孕育什么东西。可是,又不像曾经那种灵光一闪却没有抓住的状态。
湖水深处,微微亮光,却是很明显在波动。有人坠入湖水深处吗?那种带着机器进行深海探测的,其机器本身又会造成多大的影响呢?
湖水深处究竟是平静还是混乱?也许,只有自己坠入的时候才会知道。可是,坠入之后还能生还吗?在那种深度的位置,还有可能被救活吗?
就连此刻正在思考的内容也不真实,我完全不知道该如何继续。
当然,不真实就应该有不真实的态度,而不是牢牢抓住这些不真实,将其当作真实不允许破坏。自己的生活,自己的人生,自己对于世界的看法,自己对于事物的态度,这些虚假的玩意统统不能被破坏。
脑子里的扭曲不再是扭曲,而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东西。
可惜,脑子里的扭曲只会走向灭亡。根本不存在什么智慧这种说法,只有在虚假的世界中,在虚假的角色之间互相攀比脑子里的扭曲时,才会有什么智慧和聪明这种词汇。
完全没有必要保留什么深奥的词汇,比如什么如是、般若之类的必须通过别人的解释,自己才能明白在讲什么的词汇。完全没有意义,这些深奥繁杂的词汇,除了会丰满角色属性之外,对于斩杀毫无帮助。
只要继续相信脑子里的扭曲,随便什么智慧般若,都是扯淡。
停止相信脑子里的扭曲,会不会演变成相信“停止相信脑子里的扭曲”?又是另外一种相信?
也许会,也许不会。
角色的存在本身就是虚假,所以袁长文这个角色在这里,怎么可能变成真实?这个世界没有真实,那么袁长文这个角色究竟如何,都变得不再重要。
我为什么要确定唯一的真实?
肯定有一个真实存在,至于那个唯一的真实是叫做“我存在”,还是“那份觉察”,都不重要。一个标签化的概念而已,并不能代表什么。
我其实并不能确认“我存在”是唯一的真实。也许,老师这样说过,也许所有的书籍都是这样描述过,但我自己并不能确认这一点。
紧紧抓住“我存在”就是唯一的真实,跟紧紧抓住其他的自我定义有什么区别?
“我是一个只相信‘那份觉察就是一切’的人”,跟“我是一个只相信金钱的人”,有什么区别?
当别人反对“我存在”的时候,我会难受甚至心里一紧,立刻就想要反驳想要回击。
真是的,自己依旧在这样丰满角色属性吗?将唯一的真实当作角色另一个自我定义,就像什么见鬼的灵修之类的。紧紧抓住精心,紧紧抓住一些上师的宣讲,紧紧抓住自己的角色,有什么用?
除非,所谓的灵修仅仅是另一种生活方式,跟拜金主义、现实主义之类的并没有任何本质区别。统统都只是在丰满角色属性,都是在承认世界真实性之上的角色努力奋斗。
一个是物质,一个是精神,有什么区别?世界是虚假的,承认角色并且丰满角色属性,那么究竟是丰满哪一方面的角色属性,就变得毫无重要性可言。
何必去争辩生活中精神重要还是物质重要呢?何必去辩解人生重在精神还是重在物质呢?
问题的假设足以摧毁整个问题。
在我双眼所见的地方,没有什么是真实的。
就是这样,至于我能不能修到真实,袁长文这个角色会不会死去,有没有一个新的存在入住,这些我统统不知道。
就算老师曾经详细讲解过这些东西,哪怕什么佛陀、耶稣、老子等等传说中的存在,这些依旧只是别人说出的话语而已。
肯定有一个真实存在,这就是我唯一能够确认的玩意。至于世界的虚假,这种否定的话语只不过是反过来描述“肯定有一个真实存在”以及“真实是无限的”话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