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六十七章 第一步267

此刻没有话语,此刻没有思维,此刻的所有都是静止的。而正是这种对脑子里的记忆毫不怀疑,才让整个世界看起来真实无比。

人物的运动、对话、目标的奋斗,这些东西才会变成可能。

有没有可能,这个虚假的世界就是按照时间的线性流逝来运转的呢?

我不知道,但也仅仅是可能而已。无法确定,就应该有无法确定的态度。我既然并不知道这一点,那么为什么自己始终相信时间的线性流逝呢?

而时间本身就是不存在的,因为时间并非无限,并非真实。那么,不真实的不存在,所以这些不过是一种假象。

就像我始终认为自己就是袁长文这个角色一样,同样是非常高明的幻觉。如果没有这些精心策划,如何来玩转整场梦境呢?如果这个世界就像垃圾网游一样漏洞百出,谁还去追求什么人生巅峰呢?

此刻我觉察到的脑子里记忆相关内容,根本就是不知道如何出现,而且已经出现。尽管我不相信自己经历了这些东西,但脑子里的记忆就这么霸道的横在那里。

所以,有什么是错误的呢?过去根本不存在,还谈什么错误呢?所有的东西都是此刻觉察到的内容,有什么是错误的呢?

就像一幅画,画着某人正在屠杀村庄,有什么错误吗?有什么不对吗?有什么不可以吗?

是某人不能够屠杀村庄吗?是某人不应该屠杀吗?

可是,这些东西已经呈现出来,已经被画了出来,有什么问题吗?

我根本不知道事情是不是如同觉察到的画面元素那样,某人从出生到长大,从村子外走进村子,然后开始屠杀村庄。这些东西,我根本无法知道。

或者说,这些东西同样是此刻觉察到的画面元素。

画面之外没有人!

袁长文感受到某种空洞的难受,并不像之前那股难受,恨不得想要自杀的难受。

此刻的状态,有点像无所事事,但又并非无所事事的无聊。

自己始终在对照地图,自己始终想要成为老师那样的人。而这个所谓的“老师那样的人”根本就是在模仿老师的言行,也就是说,想让袁长文这个角色成为老师那样的角色。

统统都是角色的模仿。

老师对于一切云淡风轻,所以我也应该对于一切云淡风轻。如果自己做出某些言行跟老师表现出的状态不一样,那么我就会怀疑自己。

真是搞笑呐!

所有的这些东西都是角色的属性,角色是好人是坏人,角色是仁慈还是残暴,角色是慈悲还是抱怨,等等一系列的东西统统属于角色属性。

真实就是真实,角色属于虚假,属于不存在的玩意。通过模仿老师的言行,有什么用呢?仔细想想,就算最后我触碰真实,难道角色的表现就跟老师一模一样吗?

老师喜欢吃水饺,难道我不能喜欢吃火锅吗?

如果这些东西可以不一样,那么谁来判断有哪些东西必须一样呢?谁来判断触碰真实的人应该如何表现呢?那些经典书籍?还是那些门派所谓的教义?又或者,是那些传说故事?

佛陀跟耶稣的言行一样吗?老子又是如何行事的?

这些都不重要,也许触碰真实之后会有什么共同的状态,但是我并不知道那些共同的状态是什么。所以,我没有任何理由去假装自己知道。无论多么权威的人士宣称,就算是老师也没法详细描述那种状态。

更何况,就算详细描述,我也没法相信。因为我的诚实,这些东西对我而言就是一种猜测。

斩杀,根本不需要在乎角色的言行。

当然,这在斩杀的初期也许会造成困扰。比如,我不需要在乎角色的言行,那么我根本就可以不斩杀,或者说,我一边抓住自我定义一边斩杀。

搞笑,说得自己好像已经迈过斩杀初期,来到什么所谓的中后期。狗屎!我怎么知道这一点?难道这不是一厢情愿的猜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