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八十二章 第一步282

没错,确实可以不用斩杀。但有一个前提,我必须对待其他事物也是如此。我不斩杀,同时,我也不会将其他当作真实。如果我仅仅是不斩杀,却依旧将世界当作真实,依旧将自己当作袁长文这个角色,那这完全就是逃避斩杀。

或者说,当我将所有事情都看作角色的行为时,我就已经在斩杀了。

所以,关键点是在于保持看戏人模式,明确知晓这一切都仅仅是角色的言行。护着说,所有的东西都只是觉察到的画面元素。

有些画面元素,角色非常认可,觉得这是好事情。有些画面元素角色不认可,认为发生这些事情就是世界末日就是不好的。

但事实上,这些想法也仅仅是觉察到的画面元素。有一个画面元素是事情本身,有一个画面元素是角色的想法。那么,我没有任何理由站在角色想法这个画面元素之上,去看待任何其他的画面元素。

因为我没法控制觉察到的画面元素,所以无论出现什么画面元素都是正常的都是允许的,我都接受。谁知道会出现什么呐?

那份觉察就是一切,这才是关键点。

根本不需要讨论“要不要孝顺”这种问题,而是“究竟有没有孝顺这个东西”。一种人为的约定,有什么值得死死抱住不放手的?

袁长文发现,自己想不起为什么曾经会牢牢抓住孝顺。现在看来,这些不过是角色的属性而已,想不通曾经的自己为什么会在孝顺这个问题上纠缠不清。

也许,是老妈的眼泪,也许是不愿让别人觉得自己是个混小子,也许是认为自己的行为会导致某种后果。这些,不过是脑子里的扭曲。

没有一个叫做“孝顺”的东西,无论角色孝顺与否,都仅仅是觉察到的画面元素。似乎自己会因为“可以孝顺”而松口气,但当自己意识到这些不过是觉察到的画面元素时,就已经处于斩杀的状态。

是吗?

我似乎总在陷入一个误区。

你看,我并非袁长文这个角色,角色的身体跟思维统统跟我没有任何关系。如果要说关系,那么也仅仅是我只能觉察到关于角色的各方面画面元素。

而我,却总是陷入对错的分辨之中。比如,我认为此刻的自己根本就不应该讨厌自己,或者说,此刻的角色根本就不应该拥有某种情绪。但事实上,某种情绪就是发生了。

并不是我不应该拥有某种情绪,而是我觉得“我认为自己拥有某种情绪是不对的”。比如,我认为自己不应该批判,但事实上,问题根本不在于我是否应该批判。

而是,我为什么会觉得自己不应该批判?

“我认为自己不应该批判”,这仅仅是此刻觉察到的画面元素,我根本无法控制这些画面元素的出现。我总是以为,自己能够掌控自己,自己能够自由的思考。

但事实上,我根本无法确定这些画面元素出现的规律。我仅仅是此刻觉察到这些画面元素,所以,至于画面元素是什么,这根本不是问题。

当我探讨自己应该批判还是不应该批判的时候,已经再次进入这个误区。很明显,我只是觉察到“此刻,我认为我自己不应该批判”,仅此而已,有什么问题吗?

我在批判,然后我认为我不应该批判,但我就是产生了批判。这些,都没有问题,也不需要纠结,甚至纠结本身也只是觉察到的画面元素。

没有自由意志这个说法,所以任何发生的都是必然。那么,不管角色究竟如何反应,究竟如何思考,这些统统都是觉察到的画面元素。

只不过,这些画面元素营造了一种错觉,仿佛自己可以控制思维,自己可以对这个世界造成一定的影响力。但遗憾的是,这些仅仅是一种错觉。

我没法控制自己的思维,我没法对这个世界造成任何影响,所有的东西都仅仅是此刻觉察到的画面元素。那么,“我认为自己不应该批判”这同样仅仅是觉察到的画面元素,没有任何问题。

一旦开始探讨角色究竟应该怎样言行的时候,就已经进入误区。因为角色跟我毫无关系,只是觉察到的画面元素而已。常常陷入“我为什么会批判”、“斩杀这么多章,为什么我还是这样”之类的质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