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这样,重点并不在于那个无限是否存在,而是斩杀。既然我能够肯定那份觉察就是真实,那么脑子里的其他肯定句就必须变成无法确定。
这才是关键点,也是自己唯一可以做的。没有任何理由在脑子里的扭曲存在的情况下,讨论什么其他的问题。既然那些事情都是无法确定的,为什么自己还持有肯定的态度呢?
那份觉察,指代“觉察到角色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就像此刻的所有都仅仅是画面元素,而那份觉察能够觉察到这些画面元素。
但是,那份觉察是真实的,就可以肯定其他无法确定的东西都是虚假的吗?当然,如果把“真实”换成“真相”,也许就不会询问这个问题,因为真相只有一个。
袁长文突然感觉,自己以后应该怎样生活呢?那些无法确定的东西,曾经就是支撑着自己生活的肯定句,拿走脑子里的扭曲那么自己什么都没有了。
我不知道“努力可以通向成功”,也不知道“不努力就一定不成功”。那么自己应该怎么办?这个问题竟然如此荒谬,让袁长文慌乱和不安。
苹果真的长在树上吗?我真的是从a点移动到b点的么?昨晚真的吃了晚饭吗?这个世界真的拥有那么长的历史吗?
我觉察到某样东西,那么仅此而已,甚至我根本无法确定某样东西是否就是某样东西本身的模样。更不要说关于某样东西的一系列推论和理念,“做人一定要怎样”、“苹果不能吃太红的”、“不要浪费时间”……
这才是我应该做的,因为斩杀没有完成,将脑子里的肯定句删掉才是斩杀的前进。至于那个无限是否存在,是否真的有一个“一切”,这些问题只是在阻挡我的斩杀。
真的是这样吗?
袁长文不知道,唯一知晓的,就是我现在还没有斩杀完成。脑子里的扭曲还在嚣张,因为我在慌张和不安。仅仅是“我不知道”而已,就是脑子里的扭曲才会导致慌张和不安。
无限真的存在吗?
袁长文有些拿不准,似乎自己理所当然的推论并不是那么完美,也不是那么无懈可击。慌乱、不安的情绪席卷全身,再也没有那种脚踏实地的感觉。
但事实上,慌乱、不安、恐惧这些情绪,本身就应该存在。甚至,自己拥有这些慌乱不安的情绪才是合理的。因为我什么都不知道,什么也无法确定,这种情况怎么可能叫人不慌乱呢?
这么多章的斩杀,若是最低层的逻辑出现问题,那么只能说这么多章的努力都只是恐惧的花招。
这才是第一步吗?这种慌乱才是斩杀的开始标志吗?
我不知道,就算什么第一步也仅仅是老师的话语,对我而言只是一种猜测罢了。我怎么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开始的第一步?我怎么知道真的有第一步?我怎么确定踏出第一步之后就一定可以斩杀成功?
袁长文感受着体内的慌乱和不安,从来没有出现过这种感受。之前的斩杀,出现的最多的,就是那种阴沉的难受,如同山岳袭来那种窒息的感觉。又或者是陷入沼泽那种无处使劲,却又被浓浓包裹的感受。
此刻的慌乱和不安,根本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没有什么可以相信,没有什么可以确定,就连斩杀本身的推论都出现问题。
袁长文没有想要摆脱这种情绪,尽管慌乱和不安让整个人很不舒服,但这才是诚实的表现。如果知晓自己什么都不知道,却依旧脚踏实地,那么也许只是斩杀结束之后,或者根本就不在意什么“我不知道”。
就像曾经的自己那样,谁会在意这个世界是否真实呢?谁会在意“我是谁”这个核心问题呢?大家都是成年人,很忙的,有家庭有小孩有梦想有汗水,谁有功夫去在意这些鬼扯的问题呢?
所以,“好吧,我什么都不知道”,耸耸肩表示赞同。但事实上,我脑子里知道很多东西,并且将这些东西当作理所当然。只是表现得赞同,其实无非是想结束这方面的讨论而已。
我究竟知道些什么?究竟有什么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