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十二章 第一步452

画面元素已经呈现了“我相信某些理念,我抓住某些自我定义”,那又如何?我并没有抵抗这些画面元素,我承认已经呈现,然后看见接着斩杀,这有什么问题吗?

不抵抗,并不意味着不作为。总是会有喜好,角色总会抓住些什么。因为角色的存在本身就是虚假,总会相信些什么。

那么,我就相信“什么也不能相信”,如何?

角色也是画面元素中的一部分,思维同样也是。并不是说,我跟画面元素是分开的,好像画面元素自由发展,然后我在这里看着,我的言行思维并非画面元素一样。

不是这样的。

无论我做什么,都是画面元素的呈现。不抵抗,只是一种很合理的表现。就算我抵抗,就算我抱怨,这也没有什么问题。喜欢抱怨喜欢暴躁,这都没有问题,仅仅是个人喜好罢了。

脑子里的扭曲总想找到一个规则,我说不抵抗,扭曲就会问是不是不作为。我说不是不作为,扭曲就会继续追问。什么时候不抵抗也不作为,什么时候不抵抗要作为,怎么判断等等之类的。

那时,已经不是通过脑子里扭曲思考权衡之后做出的行为。怦然心动,我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或者说,行动的理由变得简单而单纯,突然想这么做了。

也许,事后想想会发现漏洞很多,甚至怦然心动后立刻进行思考,也会发现这种冲动非常荒谬。所以,才会被称为冲动,才会有什么三思而后行。

我怎么知道自己会出现怎样的怦然心动?

矛盾点在于,角色跟画面元素并非两者分开,而是融为一体的。角色的言行思维同样属于画面元素,而画面元素的呈现是一起呈现的,包含了所谓的客观事物和角色的言行思维。

一方面,无论我做了什么,都没有错。甚至认为自己做错了,其实也没有错。已经是画面元素的呈现,错误根本就不存在,只是脑子里的扭曲产物而已。

另一方面,既然不抵抗,既然没有错误,我为什么还要斩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