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我,只是厌恶虚假罢了。
脑子里的扭曲,那些毫无根据的肯定句,除了丰满角色之外别无用处。
用情绪抓住理念,用情绪抓住孝顺,用情绪抓住各种“人生必须”,自编自导而已。
我没有任何理由继续保留角色,不管角色是否会破碎,又或者这一切只是虚假的更高级手段等等。
花上一辈子的时间,也没有理由停止斩杀。
只要有人还在我脑子里,只要还有那些杂音在我脑子里,我就没有任何理由让自己停息来。
哪怕轻松自然的状态很迷人,但依旧并不真实。
我想不到任何可能性,让自己在保持理智的前提下,放弃斩杀回到曾经,
期待死亡,期待毁灭,期待破碎。
这是多么反人性的想法呀,谁会主动愿意来做所谓的斩杀呐。
也许,在这个虚假的世界探讨真实,本身就是一种荒谬。
在虚假之中进行分辨,没完没了的争吵,永远都没法说服别人。
这样无休止的争辩,似乎可以不断丰满角色,至少无论如何都有角色的存在。
醒过来,让自己醒过来。
虚假的事情没有什么是重要的,角色怎样生活也无关紧要。
是有钱还是没钱,是优雅还是低级,是知性还是粗鲁,我都没有兴趣去丰满角色。
当我认为有钱比没钱好的时候,或者,认为没钱比有钱好的时候,就已经陷入丰满角色的途径之中。
二元对立的任何一方,都是在丰满角色。
所谓的合理,其实怎样都是合理。
任何一种情况,画面元素都可以呈现出非常合理的解释。
哪怕看起来非常愚蠢,自己想不通怎么会有人这样做,但依旧这样发生了。
并且,我丝毫不会怀疑这种事情的真实性。
事实上,思维也只是画面元素的呈现。
就像呈现出相信,或者呈现出不相信。
之所以说斩杀并没有什么了不起,并不是说斩杀是因为我看到了别人没有看到的玩意。
而是,斩杀也只是画面元素的呈现,跟呈现角色努力学习之类的,并没有任何区别。
这是一场艰难的旅程,而从另一方面来讲,又是简单到极致的旅程。
什么是真的?
如果不是,那么扔掉。
就是这样简单。
而偏偏,情绪的拉扯让整个过程变得血淋林。
回过头看,似乎并没有那么难受和恐慌。
但当吞噬降临的时候,我又恨不得挖心掏肺去结束这一切。
说这些,没有什么用处也没有什么意义,不管我的旅程是否跟老师描述的一样痛苦,都不意味着任何东西。
我的旅程轻松并不意味着我没有前进,相反,我跟老师描述的状态一样痛苦,也并不意味着我在前进。
看起来画面元素之间有配套的呈现,但这些终究只是建立在时间线性流逝的假设之上。
随时随地丰满角色,哪怕仅仅是跟别人叙述自己在斩杀,也会潜藏着一丝炫耀。
似乎,一旦跟人交流,我就会瞬间陷入角色之中,然后牢牢抓住角色。
区别就是,我知道自己在抓住角色。
这个世界,这些环境,袁长文这个角色,完全不知道是什么鬼。
那些脑子里的扭曲,更是扯淡到了极致。
没有必要去理睬角色,也许角色还想继续丰满自己,但是抱歉,此路不通。
还有什么没想通吗?
或者说,只是时机未到?
这么多章的斩杀,自己并没有变得很聪明,相反,除了“看见问题假设”这个技能之外,自己似乎丢弃了很多东西。
我记得曾经自己被这些问题困扰过,但现在,却根本没有丝毫相同的看法。
无法理解自己曾经为什么会相信这些,更别说回想当初是怎样斩杀的。
太多的扭曲漂浮在四周,我没有必要去击溃它们,也许远远躲开是个好方法。
世界并没有错,但我就是不太喜欢某些地区。
虚假的世界只是呈现,什么东西都只是呈现,没有什么好说的。
不管世界发生什么,都没有错,只是画面元素的呈现而已。
我对别人应该怎样没有兴趣,对这个世界应该变成怎样也没有兴趣。
在一个无惧的状态,任何所谓的不好或者错误,都只是一种新奇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