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无法说自己不痛,疼痛如同桌子,都是已经呈现的玩意。
尽管很难受,但这些就是不真实。
自己就像瓜娃子一样,谁会这样呐。
怎样都不会有错,不管是见义勇为还是视而不见,都只是画面元素的呈现罢了。
尽管情绪会有波动,尽管会开心或者胆颤心惊,但依旧不真实。
超出意料之外的时候,大多数会感觉恐惧或者恐慌。
但是,也是一种好玩,对吧。
仔细想想,事情的发生都是如此精妙,总之是超出想象的存在。
也许会抱怨,也许会感谢,但都是超出意料的发生。
这种感觉有点像第一次坐过山车,根本不知道前面会有些什么,只知道会很刺激。
但是,脑子里的扭曲不允许这种刺激,必须在自己的掌控之中。
可惜,根本掌控不了任何东西。
将自己交出去,任由顺流的带动。
关键在于,并不是喜欢什么所谓的坏事,而是允许坏事的发生。
内心深处的情绪拉扯,那种牢牢抓住的船锚,这玩意必须斩断。
恐惧无处不在,我能够很明显看到,恐惧让我牢牢抓住自我定义。
不管对未来产生怎样的预想,都只是扭曲的玩意,并且会不由自主陷入爽点的幻想。
然后,所有的幻想都是如此狭隘,那些幻想情节的发展,都是如此老套。
谁能在第一次坐过山车的时候,就准确预估所有的失重感受呢?
依旧是在害怕角色受损,不管是简单的肉体受伤还是金钱损失,都是不允许的。
听起来很荒谬,为什么要允许自己受伤呢?
但这种抓住并不真实,恐惧凝聚成角色,我就是恐惧。
到处都是恐惧。
扭曲就是扭曲,不管可能性多高的扭曲,都是扭曲。
顺流跟思考的微妙区别,也许要慢慢熟悉才行。
不过,唯一的优势在于,一旦建立在恐惧之上的思考,我能够看见。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
报复性胜利依旧在我脑子里。
尽管我会有所恍惚,疑惑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场景,但报复性胜利依旧牢牢抓住角色。
或者说,因为牢牢抓住角色,才会导致报复性胜利的心态,依旧根本不允许角色的受伤。
这些场景的出现,也许本来是为了让我丰满角色,但现在却成为斩杀的助手。
假设我报复性胜利,假设我去捍卫自己的角色,那么必然就是情绪的能量注入。
另一方面,这些反应的出现,本来就意味着我还在牢牢抓住某些玩意。
此刻不斩杀,更待何时。
角色必须破碎,角色必须死亡,任意一个伤害角色的行为,都是斩杀。
或者说,任何一个引起情绪拉扯的场景,都是斩杀的契机。
我能看见,那么就是斩杀的开始。
脑子里的扭曲不是不应该存在,而是我需要知晓这些是脑子里的扭曲,并非真实。
别人的看法,只是“我认为”的别人的看法。
行业动态,只是“我认为”的行业动态。
将这些玩意当作真实,就是我最大的耻辱。
既然无法影响真实,那么随意放肆使用角色,不会有什么浪费,也不会有什么耽误。
那些都只是脑子里的扭曲,只是人为的编造而已。
似乎,要想吸引角色,必须自己先展现角色的魅力,否则别人为什么会看上我呐。
多么简单的话语,但这是真的吗?
难道这不是“我认为”的内容吗?
而“我认为”的内容,算个屁啊。
担忧本身就不真实,担忧的问题也只是编造,而应对担忧的措施也只是扯淡。
所以,这一切究竟是在干嘛。
相信,本来就不是理智的产物,都是情绪化的拉扯而已。
如果只有理智,那么很容易就能够看到“如何证明客观事物的真实存在”,“如何证明时间的存在”。
可是,我却选择了直接相信,这种不诚实的表现是不是来自情绪的拉扯?
而戳穿之后,却依旧只是看着那些所谓的重要事情,这是不是依旧来自情绪的拉扯?
我不愿意丢弃脑子里的扭曲,就是因为情绪的拉扯。
而斩杀,则是直面情绪的拉扯,用厌恶虚假来斩断牢牢抓住的船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