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了预想中多特蒙德内斗导致错失天材的大新闻,汉娜并不是很失望,她发现自己把克劳琛请来是个很好的决定,毕竟通过与拜仁一战爆红的余晖这边是个新闻富矿,不急于一时,而且她也发现了新热点:
“一支多特和弗赖堡之外的德甲球队?”
克劳琛没上当,平静的说:
“没人有什么失误,那支球队也诚意满满,只是余自己很有主见,做出了选择,而且现在看是个很棒的、双赢的选择。”
又被堵了回来的汉娜忍不住恨恨的瞪了这个表面耿直内里狡黠的老头一眼,只好按预设的问题问起来:
“克劳琛教练您对华国足球很熟悉,您认为余和华国球员区别在那里?他怎么会取得了如此的成功?”
“我认为余是华国球员成功的模板,他们很聪明,但被培养体系和经历禁锢住了。你对身边的华国人有什么印象?对,聪明、勤奋,可在以往的华国球员身上看不到,缺乏对生活的激情,也缺乏对足球的激情,和智慧。而余踢球你会感觉到这就是一个华国人在踢球,勤奋让他的跑动不遗余力,而且基本功扎实的令人惊讶,又轻灵有智慧有激情,就这么简单。”
“您是说华国人可以踢出拥有他们特色的漂亮足球来,那么为什么他们没做到,而余做到了那?”
汉娜发现即使克劳琛不会上她话题陷井的当,但因为余晖未成年不接受采访又是个小球队球员,现在突然成为焦点,话题和新闻怎么抓怎么有,干脆不再预设问题,跟着问了起来。
克劳琛摆摆手说:
“我们不去谈让人扫兴的事,就说余吧。他接受青训实际是在乌克兰,你从他踢球方式中可以找出这种风格,简单、明快、不拖泥带水、基本功扎实。然后他回国以后,因为水平和境界的问题,他踢的比较轻松,所以他有充足的精力和时间培养他的大局观。试过多个位置,了解各个位置的需求和困难,然后用自己的传球来帮助队员解决问题。在得到足够锻炼和提高后来到弗赖堡,即把他的风格注入到弗赖堡,也适应了德国足球的强对抗快节奏。我想说的是,没有这些经历,余都会是一个好球员,因为他聪明、自律和勤奋。但有了这些经历的锻炼,他才成为我们看到的这样一个独特而优秀的球员。而且他从没想停下脚步享受一下,所以我对他的未来非常的期待。”
汉娜只知道余晖在华国踢了段短暂的比赛就来到德国,没想到他这么年轻就有这么丰富的经历,一时不知道怎么继续找话题。
舒伯特则在一边适时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