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7.智叟巧建东西寨

“哪里,哪里,雕虫小技而已,此法在那张水县也行得通。不过,来此地,地势、人之操作理解能力略有不同,若行之无效,多多实践改进,必得成果也。”

“徒儿自是牢牢记得,若制造、实践有不得法之处,师傅还得多多指教。”

陆景又道:“这梯田,从山坡向下,按其片块,划分区域。置长竹管连接各区域,管上有若干孔洞,若有水过,可流至田中,再将各竹管连至一总管,此竹管粗大。所有连接处,先用粗麻缠绕,再用久熬猪皮胶涂抹,防止渗漏。大管亦通一大木桶,中间有细铁网相隔,篦去粗物。木桶至坡顶上方便是鸡舍,猪舍,近养之。建舍时使用木板做地面且向坡下倾斜,上方留小水孔,孔上有一清水池,上有开关,可通清水可冲洗地面,将粪肥冲至下方大木桶中。大木桶亦连接清水,可稀释粪肥,桶上方设一器械摇把,一人便可摇动,将粪肥打匀。只要再打开大桶机关,肥便可顺山坡而下,流入田中。我看这西坡东坡,尽产竹子,取之不尽,便想出了这个‘自流肥’之法。”

白十三听得佩服,忽又想起一事,便道:“此法大妙,所有设计,省去诸多人力,止一人便可轻松完成施肥之事。但有一事不明,那坡顶设蓄水池,需多出乡勇,人拉肩扛,才蓄得满水,又费了人力,得不偿失。”

陆景笑道:“这个,为师早已想过。这西剑山,多溪水但弱小,我观察此图,见这几处小溪便可利用。”随后,便指给白十三看。

陆景而后又道:“设大竹管,截断溪流,汇之山体中部一大蓄水池,设泄洪渠若干,引向其他溪流,水多而自溢,亦不淹毁他物。蓄水池再设竹管,引至山体下部鸡舍、猪圈上方各小蓄水池,方才说得小蓄水池又设机关,开则冲取粪肥。每一鸡舍、猪圈只留得一人冲肥,搅肥。又可省得多少人力?”

白十三道:“师傅真神人也。”

陆景道,“我见山寨之中,亦有数处溪流,若也用得此法,可造一磨坊,再省去不少牛马、人力。其实我常想若这管渠若能通得每一寨民百姓家中多好?取水打开机关即可,省得挑取。不过若如此,工程浩大。不是我小小山寨可行之事。”

白十三道:“师傅处处想着大家同富,真将那‘治学’用到极致也。”

陆景道:“亏得有你这徒儿,舍得出钱,若是在张水县,上方拨款甚微,做得这等大事必百般算计,一文钱也当得两文花。”

白十三拱手笑道:“其实徒儿却并不象传闻言如此慷慨。”

“怎个不慷慨,倒说来听听。”

“我这山寨亦收得不少税费,前日收服石锁时师傅亦是听过。寨中田产,我亦是最多,虽是寨中房屋,归民所有,但这寨子却是我的。堡垒、武器、大部工具器械都是我家财产,米粮也是数我最多。我找那账房营精算过,寨民财产占山寨之财产也就是十之有二。”

陆景道:“十之有二便过得如此光景?”

“确是也,想那官府克扣小民,小民之资占官商之资哪有十之二三,便是百之二三也不得,贫富悬殊。再说这税,虽是表面税率为‘十税一’,但小民在生子、买粮、置田、建房、舟车出行等诸多行事中所花银钱均已抽过税款,所以辛劳所得之资当真自己之财并不多也,千回百转又捞回官场。及至神武年间,朝廷下令,不收实物税只收银税,这奸商千方百计算计百姓,在这买卖之间又捞一份。所以天下百姓,九死难求一生。拼命劳作却混不得一口饱食。而反观我寨,不仅寨民财产受得保护,又有诸多福利,财产是外面百姓十数倍,焉能不富?徒儿常想,这寨子若是没有这许多寨民当自己家园守着,或是人心受辱,不尽心尽力,遇个灾荒、民变,这寨子也便废了,我这许多财产,亦不知去了哪里。”

白十三缓缓又道:“师傅,咱‘治学’《天下公论》中有一言:世上诸工、农、商团社,虽其初资必有一人。但所辖众劳力,一生心血凝结其中,故其实资,亦有下层众人份额。我于我山寨之众人,每天固定田亩、房屋,这视为最低保障之物就是其应所得份额。故众人才将这山寨视为已出,师傅明理,我这做法可行否?”

陆景道:“可行,可行,你这做法正应了‘治学’之精髓也。徒儿所言极事,但天下诸人皆不懂得此理,所以我治学便是要向全天下之人弘扬此法,让世人皆知有民才有官,若官害民,全民皆要罢黜。才能惩恶扬善,天下太平。”

陆景又道:“闲言少叙,我还有一言。事情虽小,却也可省得一些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