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要求各地限制钢铁产能,裁汰落后产能,今年要限产百分之十,浦江要新建钢铁项目,其他钢铁厂的产能就需要限制,浦钢要搬迁,一年八十万吨的产能就算全部裁汰,新厂二百万吨的产能还是有一百多万吨的扩张,处于这个时间节点,这个项目要获得中央的支持,微乎其微!”
“而如果低于二百万吨,那这个项目的意义似乎也不大……”
包飞扬看了周坤林一眼,周坤林似乎更倾向于将几家钢铁厂整合到一起的方案,而这个方案……也是包飞扬的初衷:“周市长,从钢铁产业规模效益来说,浦钢新厂的规模,必然会超过二百万吨,未来浦钢新厂的生产规模应该达到千万吨级,浦江钢铁的搬迁新建作为第一步,江南钢铁、春山钢铁、浦北钢铁的长程炼钢项目未来也整合到一起,这样最终形成千万吨级的钢铁集团,才是最科学的!”
“那你有没有向杨市长汇报这方面的情况?”周坤林问道。
包飞扬摇了摇头:“还没有!”
相比周坤林,市长杨成林的态度更加保守,仅仅是一个浦钢的搬迁,就让杨成林非常犹豫,所以包飞扬并没有贸然将四大钢铁厂的整合提出来,包飞扬只是汇浔区的代区长,除了浦钢坐落在汇浔区,其他几个钢铁厂都跟汇浔区没有关系,所以这个方案也不应该由他提出来。只是周坤林先提了出来,包飞扬才会做出解释。
周坤林点了点头:“我同意你对钢铁行业未来发展的分析和判断,浦江钢铁行业的整合也势在必行。当然,就算是整合,也是要分步骤的,第一步先实现浦钢的搬迁,也是可以的。不过在方案的规划制定上,还是要着眼整个浦江,乃至国内钢铁行业的大局……”
周坤林也没有跟包飞扬谈得太深入,很快就做出了简单的总结,到了这个时候,包飞扬也知道自己应该告辞了,连忙起身告辞离开了周坤林的办公室。
对包飞扬来说,这一趟市政府之行的收获还是蛮大的。虽然之前他已经通过一些途径了解了浦江市钢铁行业的情况,但通过接触,他才真切地了解到市长杨成林、常务副市长周坤林,乃至市里对浦江钢铁产业的一些规划和布置。
相对来说,周坤林的态度更加积极,但是他也提出一个难题,浦钢的搬迁涉及到的不仅仅是浦钢一个厂,还牵涉到整个浦江钢铁行业的变化。这倒是也并不奇怪,虽然说浦钢在浦江并不是最大的钢铁企业,但也是排名前四大的钢铁厂之一,甚至在产量上仅次于春山钢铁,与江南钢铁不相上下。
浦江钢铁行业缺少一个领头羊,缺少一个像京钢那样的巨无霸,当前总产量最高的春山钢铁,只是一家区属企业,效益最好的浦北钢铁还是乡镇企业出身,而浦钢和江南钢铁这两家市属钢铁企业的发展不温不火,前景难言乐观。
正如周坤林所说,浦江钢铁行业必须要整合,钢铁行业非常讲究规模效益,像浦江的钢铁产业这么分散,无法产生规模效应,也不利于控制成本、控制能耗和环境污染,在技术升级和产品升级方面,也很难同大型的钢铁企业竞争。
“四厂合并?”
回区里的路上,熊必红听到包飞扬汇报的情况,不由苦笑:“四厂合并涉及到四个厂、四个区,牵扯太广了,就算各方面都有这样的想法,这个方案想要大致敲定,最快也要到下半年!”
熊必红摇了摇头说道:“我们眼下的当务之急是要让市里改变世界博览会的举办方案,确定汇浔和春东两区合办方案,市里最晚在今年上半年就要确定世界博览会方案,我们没有那么多时间……”
“在浦钢搬迁没有达成共识之前,市里肯定不会轻易采用我们提出来的方案,我们现在最缺的就是时间。”
包飞扬点了点头:“浦江市的钢铁产业一盘散沙,整合是必然的。如果给我时间,我有把握让这个方案得到市里乃至中央的支持。不过正如熊书记你刚刚所说,我们现在缺的就是时间。”
“不过,我们也并不是一定就要现在确定四厂合并方案,只要我们能够让市里下定决心,确定让浦钢搬迁,那么两区合办世界博览会的方案就不存在障碍了!”包飞扬说道。
熊必红转头看向包飞扬:“你有办法?”
“我试试吧!”包飞扬说道。
华夏的官场,在普通人看来,非常神秘,但是对体制内的人来说,却几乎没有什么秘密。包飞扬和熊必红去市里见市长杨成林的消息,很快就为许多有心人所知,甚至就连他们会谈的内容,都有消息传出来。
当然,不管是杨成林,还是熊必红、包飞扬,都没有要隐瞒这件事情的意思,至于消息最早是从哪里传出来的,也没有人追究。
“这么说,白宗毅他是反对浦钢搬迁的,而杨市长也没有表态?”汇浔区望江楼的一个包间内,姚齐面带微笑,坐在他对面的是副区长常万河。
姚齐本人也认识白宗毅,不过他跟白宗毅之间谈不上有多熟悉,而且他的身份比较敏感,这个时候找白宗毅打听情况也不合适。常万河以前在教育局任职,跟白宗毅打过交道,他刚刚跟白宗毅吃过饭,就到这里来见副书记姚齐。
常万河点了点头:“是的,按照白宗毅的说法,杨市长也不认可包飞扬的方案,认为包飞扬的方案太过于务虚,而浦钢的搬迁至少需要五十亿资金,这么多钱,市里拿不出来,中央也不会给,把浦钢的厂子卖了顶多凑几个亿,还不一定卖得掉。他本人是极不看好这个方案,认为包飞扬就是在乱搞,会将浦钢彻底搞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