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 南有乔木

刘备的日常 熏香如风 2706 字 2024-04-21

乍一看上去。侍中杨奇把当今天子比作虞舜和唐尧,两位古代先贤。然而略作品味,便可发现,实则不然。比喻的对象,不是当今陛下与虞舜和唐尧。而是当今陛下与桓帝。言下之意,虞舜和唐尧是一类的话。陛下,你就和桓帝是一样一样的啊!

这便是这个时代的风骨。

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

韩非子显然是有感而发。

典韦的‘搪瓷将官铠’,亦在量身锻造之中。丹阳白毦多为公士。搪瓷札甲亦有所不同,称‘搪瓷公士铠’。搪瓷上釉彩,并非难事。‘公士铠’已非从头到脚一黑到底。而是在前胸位置,换了块‘釉彩甲’。甲片上烧制着表示军功爵为‘公士’的篆字烙印。

虽仅仅是一片甲片的差别,却让白毦精卒们羡慕不已。

除此之外,最大的变化,乃是背后狼皮大氅。大氅上用来自蜀地的丝线,绣着刘备门前五丈桑的图案。五丈桑的轮廓仿佛一座膨大的火炬。火焰则是‘赤鹿角’的形状。

少君侯‘赤鹿入梦,化身五丈火桑’的梦境,已广为流传。

时人,极信天人感应与谶纬神学。

少君侯灵秀天成。故而上苍托梦,必有深意。正如副伏罗氏的解读,四位大儒亦说,乃是三兴炎汉的吉兆。

于是,刘备以‘五丈火桑,赤鹿炎角’为帜。

《墨子》:“长丈五尺、广半幅曰帜”。

按先秦古制,一幅为二尺二寸。

换句话说,帜,其实是竖旗。有竖必有横。有帜必有旗。

正当刘备为以何物为旗犯难时,蔡邕笑问:何不用踆(cun)乌?

《淮南子》:“日中有踆乌。”

所谓踆乌,便是三足乌。

三足乌又称三足金乌。上古神话,日中有一只黑色三足乌鸦,黑乌蹲居红日中央,周围金光万丈,故称“金乌”。乃是传说中驾驭日车的神鸟。金乌原是二足,西汉后期演变为三足。

有踆乌,必有榑桑(扶桑)。

《山海经·海外东经》:“汤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黑齿北。”

《楚辞·九歌·东君》:“暾将出兮东方,照吾槛兮扶桑。”

《玄中记》:“蓬莱之东,岱舆之山,上有扶桑之树,树高万丈。树颠有天鸡,为巢于上。每夜至子时则天鸡鸣,而日中阳鸟应之;阳鸟鸣则天下之鸡皆鸣。”“传说此鸟为日之精,居日中。时下画像砖上,常有三足乌,居于西王母座旁,为其取食之鸟,或说即青鸟。

蔡邕显然是把刘备梦中的五丈火桑,比作神木榑桑。

于是用三足金乌为旗,正与火桑炎角帜,相呼应。

刘备查了下,似乎不犯禁。

快马加鞭,不出一月,睢阳李永并刘凊,便返回楼桑。

来不及洗去风尘,负荆下马,自跪在临乡侯府门前。刘备本欲命人唤入府中。不料附近邑民已纷纷围拢过来。清官难断家务事。有道是宁拆十座庙不毁一桩婚。

今木已成舟。再让李永休妻,亦非人主所为。

刘备想了想,这便出府公断。

见少君侯出府,邑民纷纷行礼。

见刘备走近,两人急忙伏地行礼。

刘备这便开口:“你二人因何长跪不起?”

“罪人刘凊,陷友于危难,是为不义。险殃及无辜,置国法于不顾,乃为不忠。闻挚友身陷囹圄,心乱如麻,无言以对。更无颜见少君侯当面。”说完,已涕泪横流。

见他情真意切。刘备已有计较。

“李永之妻,与你有婚约在先,是与不是。”

“……是。”刘凊如实作答。

“你家道中落,亲家便将她嫁与李永,是与不是?”

“…是。”

“设身处地,那时,若她执意嫁你。该当如何?”

“……”刘凊猛地一顿,随后答道:“那时,我举家逃难,又岂能连累她。”

周围人群纷纷叹息私语。

“这么说来。那时,她嫁与李永,亦是你之所愿。”

“是。”

刘备一声长叹,轻声吟诵:

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刘凊伏地低泣,亦跟诵读:

翘翘错薪,言刈其楚。之子于归,言秣其马。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人群亦渐齐声:

翘翘错薪,言刈其蒌。之子于归。言秣其驹。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此句出自《诗经》,《国风·周南·汉广》。

待众人诵完。刘备这便附身冲刘凊耳语道:“相见如不见,有情似无情。她若安好,便是晴天。”

刘凊顿首再拜,以头触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