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8 日新月异

刘备的日常 熏香如风 2436 字 2024-04-21

算了。

刘备这便竭尽地主之谊,好生款待不提。临走时又送上重礼。公孙瓒踏镫上马,告辞离去。

田骅忙于诸城上计,待急急忙赶回。公孙瓒已远去。

见他面露惋惜,刘备宽慰道:伯圭已是涿县令,只需一辆轻车,旦夕可至。

曾经的富家公子,已成干练能吏。田骅吁了口气:诸城上计乃是头等大事,抽空已是违例,岂能再因私废公?

刘备一愣。不禁暗自点头。

少时玩伴,好友,皆已长大。

话说,许久不见的二兄刘武,也已蓄须。赳赳武夫,好一把钢髯。

今日,将作馆传来消息,刘备梦寐以求的大片白琉璃,终于烧造成功。

先前用来装香露的琉璃瓶,长不过三寸。很容易烧造。刘备又让工匠试造三尺长的琉璃屏风,却屡次失败。今日终传来好消息。刘备急忙赶去将作馆后院,实验工坊。

果然,一块挂满了泪线般的流体痕迹,且表面凹凸不平的白琉璃,正放在案上。

这是大汉第一块玻璃。如此程度的……玻璃,装在窗上,不尽如人意。然而能烧出这么大一块,已殊为不易。刘备自当要大加勉励。这便把单筒望远镜的图板画出,交由苏伯和夏馥试造。

少君侯灵秀天成。所画之物,非同寻常。苏伯不敢怠慢,这便恭声问道:敢问少主,此是何物?

刘备笑道:千里镜是也。

苏伯暗自心惊:能远看千里呼?

刘备笑答:然也。

左右皆惊。便是夏馥亦面露惊讶。苏伯这便好生收起,密令左右严加看管,不得外传。

容城和益昌最大的优势,就在于有民可用。不像其他城邑,皆是从一片白地凭空建起。

且二城民众,皆世代定居于此。对附近山水地势十分熟悉。只需给予足够的鼓舞,便能一呼百应。时下,能过上和临乡民众一样的好日子,便是最好的激励。

更何况出工还能领工钱。平曲和益昌二城小吏,皆获擢升,与临乡各城匹配。城长一职,刘备却要亲自委任。

各城官吏,自有刺奸、贼捕细细勘验。若有作奸犯科,鱼肉百姓,定斩不赦。若是能吏,有功于民,自当酌情升迁。功过赏罚,皆有理有据。不放过一个,也断不会冤枉一人。少君侯麾下能人辈出,尤其是顺阳卫出身的绣衣吏,探听虚实,缉贼拿赃,早就炼成一双火眼。又岂是寻常小吏能隐瞒遮掩的过去。

待刘备返回楼桑,便有刺奸来报。有蓬莱客船已入白湖,船上正是恩师二子,卢节、卢俭。

刘备登船亲迎。

身长八尺,与恩师有七分相像的年轻儒生,便是长兄卢节,字元廉。刚刚及冠。身形稍矮一些的俊秀儒生,尚未及冠。比刘备小一岁,乃是幼子卢俭,字子恭。

刘备本想以师兄弟相称。不利二人已抢先行礼,口呼:少君侯。刘备肃容回礼。刘备乃是恩师得意门生,又是门下首徒。虽是县侯,辖地已与一个大县相当,前汉时可称侯国。主臣有别。既然奉父命出仕,自不能因私废公。故而先行礼。

卢节、卢俭,单从名字上,便知恩师良苦用意。

两人秉性与恩师如出一辙。刚直清白。刘备在侯府设宴,与会皆是侯府重臣。郭芝、乐隐、娄圭,频频发问。卢节、卢俭,对答如流,举止有度。刘备岂能不大喜。

不等罢筵,便拜卢节、卢俭为益昌长、容城长。

听闻恩师二子皆出仕于少君侯,恩师门生故吏,纷纷来投。随卢节、卢俭,上任二城。就连原九江郡治中刘涣,亦举家北上。

益昌城与河间国接壤,民风耿烈。一言不合便拔刀相向。刘备生怕卢节受损。便令吕常率一队绣衣吏,时刻护佑。吕常乃是旗阁长吕冲独子。自幼深得家传,又在演武场摸爬滚打,练就一身本领。正当大用。刘备遣他去保护卢节,亦有让其从旁习安邦治国之意。

之所以没有遣人护佑卢俭。乃因容城尉孙勉,堪称良才。两位家丞赞其曰:“踈亮亢烈,刚简能断。”

说他豁达直爽,刚强率略,能决断。

又说卢节、卢俭:“清劲贞白,百鍊不秏。并有王臣之风。”

两位家丞并非空穴来风。

而是经由旗楼署和内置监,将三人日常言行,层层上报,精炼汇总而来。